呈鲁伯瞻
信断无青鸟,盟寒有白鸥。
闷和诗作首,愁听□□□。
水滴莲花晓,山空桂子秋。
功名有期会,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信中断了联系,无法再传递消息;盟约已冷却,只剩下孤单的白鸥。
忧愁沉闷时只好以写诗来排解,听着令人愁绪的音乐。
清晨的水滴落在莲花上,秋天的山里桂花飘香。
功名何时才能达成?只有教育和修养才能实现。
去完善
释义
鸟:这里指的是传递信息的信使。
盟:本指共同订立的誓言或条款,这里可以理解为约定。
闷和诗作首:指因为郁闷而写诗抒发情感。
愁听:这里是说听到令人忧愁的事情。
水滴莲花晓:形容清晨莲花上的露水就像水滴一样晶莹剔透。
山空桂子秋:描绘秋天的山中桂花树的景色。
功名有期会:表示功名有成是有时间限制的,要努力争取。
教:教导、劝诫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呈鲁伯瞻》华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的理想追求。首联以“信断无青鸟,盟寒有白鸥”表达出书信断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颔联则以“闷和诗作首,愁听□□□”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颈联“水滴莲花晓,山空桂子秋”则借景抒情,通过自然的景象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尾联“功名有期会,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态度,认为功名之事是有时机的,不必过于执着。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鲁伯瞻》是南宋著名诗人华岳的作品。据史书记载,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左右。
在这一年里,时值乱世,金国南侵,烽火连天,百姓困苦,民生疾苦。而朝廷之上,权臣当道,主和派排挤主战派,皇帝昏庸无能,国家政权腐朽。
在此背景下,出身贫寒的华岳,因愤慨时政,挺身而出,毅然上书直谏,力陈抗击金人、振兴国家之要策。然而,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反而遭受到贬谪,流放到了广东。
在这期间,华岳写出了大量揭露现实黑暗、渴望国家强盛的诗篇,如《呈鲁伯瞻》等。他以笔为剑,猛烈抨击时政,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他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鲁伯瞻的思念之情,期望能与他一同为国家富强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