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挑尽银缸半夜花。
拍帘风劲卷龙沙。
香传梅福深深意,春在钱塘小小家。
鸳被半闲才子恨,莺簧初转史君夸。
归来醉体娇无力,压尽名园无限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精挑细选银灯烛光,夜深仍然欣赏花朵。
猛烈的风儿吹动着窗帘,犹如巨龙翻腾过沙漠。
梅花所散发的香气,传递着梅福深深的情感。春天已在钱塘的一隅里悄悄降临。
鸳鸯被半闲置着,才子心中带着遗憾;黄莺的声音刚刚转变,就得到了史君的赞美。
回家时醉意犹在,身姿慵懒,却也掩盖住了满园的花朵。
去完善
释义
1. 瑞鹧鸪:词牌名,此调以晏幾道《瑞鹧鸪·观潮》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五十四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等变体。
2. 华岳: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文人。
3. 挑尽银缸:形容夜晚时间之长,把灯油都烧干了。
4. 半夜花:指深夜的花香。
5. 拍帘风劲:窗帘被风吹得啪啪作响。
6. 卷龙沙:形容风吹起的沙尘。
7. 香传梅福:香气的传播来自梅花和福气。
8. 春在钱塘:春天来到了杭州。
9. 小小家:小小的房屋。
10. 鸳被半闲:鸳鸯被闲置一半,表示夫妻感情好。
11. 才子恨:才子有遗憾。
12. 莺簧初转:黄莺的歌声刚刚响起。
13. 史君:官员,这里指作者自己。
14. 醉体娇无力:喝醉了身体娇弱无力。
15. 压尽名园无限花:我的美丽超过了名园里的所有鲜花。
去完善
赏析
《瑞鹧鸪》华岳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通过细致的描绘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鹧鸪》是南宋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词,大约在公元1195年至1205年之间完成。这一时期正值金国占领北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之际。华岳因在军队中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官员,但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军事无能感到忧虑,于是在这首词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华岳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曾在战争中英勇杀敌,但在政治上却受到排挤。他在词中写道:“一径穿林撼树舞,万片撒空翻空坠”,表达了在风雨飘摇的世道中,自己努力拼搏的坚定信念。同时,他也批判了那些只知享乐、不问国事的权臣,发出了“可惜一日真雨雹,枉却连朝叫杜鹃”的悲鸣。
此外,这首词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居民愁水又愁风”,揭示了民众在战乱和自然灾害中的苦难生活。华岳通过描绘这些情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