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霜天晓角

标题包含
霜天晓角
裙儿六幅,谁染秋波绿。 一搦柳腰两过,樽前粲粲玉。 暑气消烦溽。 日月飞车轴。 线幕黄帘风露。 那堪人在天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裙子如六幅画作,是谁沾染了这秋天的绿色。 她轻盈地摆动着腰肢,就像是柳树,在酒杯前展示着明亮的玉色。 炎热和烦躁都已经消散。 时光就像飞车一样消逝。 黄色的帷幕和风露,就像画中的场景。 但是人却在天之北。
去完善
释义
1. 《霜天晓角》:词牌名。 2. 华岳:南宋词人。 3. 裙儿六幅,谁染秋波绿:意指绿裙的优美,如碧波荡漾。 4. 一搦柳腰两过,樽前粲粲玉:形容女子的柔美舞姿,如同在酒杯前展示她的美玉。 5. 暑气消烦溽:意为炎热的夏天开始消退,让人感到凉爽。 6. 日月飞车轴:描述时光飞快流转。 7. 线幕黄帘风露:描绘出黄帘低垂,线幕半遮,夜晚露水等景象。 8. 那堪人在天北:表示在北方之地不能忍受寒冷的冬夜。
去完善
赏析
《霜天晓角》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裙儿六幅,谁染秋波绿",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婀娜的舞姿和美丽的容颜。接下来的"一搦柳腰两过,樽前粲粲玉",则进一步展示了她在宴会上翩翩起舞的风采,如同仙子一般,令人陶醉。 下片则转向环境的描绘。"暑气消烦溽。日月飞车轴",词人用日月如梭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了宴会盛况的短暂。最后两句"线幕黄帘风露。那堪人在天北",则以幽怨的语气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是南宋词人华岳的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的南宋时期。在华岳的一生中,他曾担任武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政治腐朽,民生困苦,但文人士大夫却醉生梦死,不问国事。华岳对此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词作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共同保卫国家。 在这首《霜天晓角》中,华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生活在乱世之中的无奈与苦痛。“铁马秋风大散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同时,他也批判了那些只知享乐,不问国事的官僚们,希望他们能够振作起来,共同抵抗外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