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举酒一相劝,逢春聊尽欢。
羇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
路上野花发,雨中青草寒。
悠悠两都梦,小沛与长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我们举杯共庆,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在这旅途中,老朋友很少,分别后再相见就很难了。
沿途中的野花在盛开,雨中的青草地带着些许凉意。
心中浮现出那遥远的古都梦——徐州的小沛和长安。
去完善
释义
1.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指诗人送行朋友去沛县担任司马丞的职务。“之任”意为前往任职之地。
2. 举酒:举起酒杯。
3. 尽欢:尽情欢乐。
4. 羇游:羁旅流浪,指离开家乡在外漂泊。
5. 后期难:指离别之后很难再见面。
6. 野花发:野花在春天盛开。
7. 青草寒:青草在雨中显得有些寒冷。
8. 两都梦:这里指诗人的朋友从沛县到长安,两地都曾是中国古代的都城,故称为两都。
9. 小沛:沛县,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
去完善
赏析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是晚唐诗人方干的一首送别诗。全诗紧扣送行主题,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离别时的伤感之情。首联“举酒一相劝,逢春聊尽欢”中,作者以饮酒欢聚的画面拉开了送别的序幕。接下来在颔联和颈联里,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野花发”和“青草寒”,表达了别离在即的哀伤氛围。而“羁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则揭示了朋友之间分离后的思念之情。尾联“悠悠两都梦,小沛与长安”则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朋友将去的地方——沛县与小沛(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遥相呼应的长安都城,暗示着彼此的牵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形象生动,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友情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35年至849年之间,即唐文宗至武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方干一直在江南一带游历,结交了许多朋友,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方干的诗歌主要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的许多诗篇都描绘了当时的江南风光和民间生活,以及对朋友的离别之情。在《送沛县司马丞之任》一诗中,方干通过对沛县的描写,表达了对方司马丞的期望和支持,希望他能在新的职位上有所作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