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晁无斁夏雨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
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
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
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
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
东皋繁草木,兰艾不同科。
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
稍无虫飞喧,复觉蝉语多。
因声作好恶,与物殊未和。
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
百年须下泽,万里付长罗。
先生断百好,尚以诗作魔。
缩子万言手,听渠七字哦。
室迩人则远,燕默劳者歌。
思君得老瘦,触热生积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
虽相隔不远,却仿佛千山万水。写信问你近况如何。
蚂蚁筑巢贮藏粮食,蛙鸣之声如鼓乐之声。
炎炎夏日,阵雨骤降,似乎要改变一切,却又似乎依然如初。
窗外挂起帘幕,准备遮挡风雨,出门却看到河水泛滥。
有人说月亮会影响降雨,但未必能带来大雨滂沱。
东边田野里的花草树木,兰花与艾草品种各不相同。
鱼儿害怕紧密的鱼网,孤单的鸟儿在南边的树枝上鸣叫。
没有了昆虫的喧嚣,又觉得蝉声更加嘈杂。
因为声音而对事物产生喜好或厌恶,这并没有融入自然。
在夜晚的雨中躺下休息,想象着故乡的庄稼生长。
活至百岁的人应该去水边居住,身在他乡则需要坚强的意志。
先生断绝各种爱好,仍然沉迷于诗歌之中。
摒弃长篇大论,欣赏你的七言诗。
距离近了,人心反而会疏远,默默无闻的人只能默默承受。
想念你让我身心憔悴,天气炎热也让我生病。
去完善
释义
1. 咫尺隔山海:形容相距甚近,却因山水阻隔而不能相见。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2. 蚁垤既畜粮:蚂蚁堆贮粮食的地方。垤,小土丘;畜粮,储存粮食。
3. 蛙窟如鸣鼍:青蛙的洞窟像在叫唤鳄鱼一样。
4. 积暑复一雨:一连几天的酷暑之后又降下一场大雨。
5. 斧斫仍手摩:砍伐后仍需要用手摩擦平整。
6. 钩窗欲悬麻:用麻绳固定窗户以防风雨。
7. 人言月离毕:有人说是月亮离开了毕宿星团。
8. 东皋繁草木:东边的田圃里有繁茂的草木。
9. 兰艾不同科:兰花和艾草不是同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人和人的不同。
10. 惊鱼畏密罟:受惊的鱼害怕密集的网。
11. 独鸟鸣南柯:孤独的鸟儿在南柯树上鸣叫。
12. 稍无虫飞喧:稍微没有了虫子飞舞的喧嚣。
13. 复觉蝉语多:又觉得蝉鸣多了起来。
14. 因声作好恶:根据声音来判断喜好和厌恶。
15. 与物殊未和:跟外物关系并不和谐。
16. 卧闻夜来雨:躺在床榻上听到夜晚的雨声。
17. 归种故山禾:回到故乡耕种稻谷。
18. 百年须下泽:要活一百岁必须住在水泽之地。
19. 万里付长罗:任凭万里河山交付给时光的长河。
20. 先生断百好:先师曾斩断各种嗜好。
21. 尚以诗作魔:却依然被诗歌所迷惑。
22. 缩子万言手:指陈师道的诗才横溢,下笔千言。
23. 听渠七字哦:听任他吟咏出美妙的诗句。
24. 室迩人则远:房屋虽近而感觉遥远。
25. 燕默劳者歌:沉默寡言的人在辛劳中发出歌声。
去完善
赏析
《次韵晁无斁夏雨》是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代表作之一。该诗描绘了夏季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同时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思念之情。
首联“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表达了相隔遥远的两位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尽管距离很近,但仿佛有山海之隔,只能通过书信互通信息。这里的“山海”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感。
颔联“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通过对蚂蚁、青蛙等动物的描述,展现了夏日暴雨来临前的景象。蚂蚁储备粮食,青蛙在水边鸣叫,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夏天的氛围。
颈联“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描写了夏季高温之后的一场大雨,仿佛是自然界的神来之笔,给万物带来了滋润。这里将雨水比喻为斧头砍伐之后的摩挲,形象地表现了雨后万物生长的情景。
接下来的四联“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东皋繁草木,兰艾不同科。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进一步描绘了夏季雷雨的景象。乌云压顶,窗户紧闭,雨水横流。虽然有人说月亮远离毕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下雨。田野里的草木茂盛,兰花和艾草各自生长。鱼儿受到惊吓,躲入深水;孤独的鸟儿在树梢上鸣叫。这些描绘细腻而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夏日的雨中。
尾联“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百年须下泽,万里付长罗。先生断百好,尚以诗作魔。缩子万言手,听渠七字哦。室迩人则远,燕默劳者歌。思君得老瘦,触热生积疴”,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的心情。他躺在床上倾听夜晚的雨声,想着回家乡去种植庄稼。人生的百年时光需要经历各种困苦,而远行的万里路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诗人认为自己放弃了诸多嗜好,但仍然无法摆脱诗歌的诱惑。他将千言万语浓缩成诗篇,倾听着友人的歌声,感受着彼此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沉默中愈发浓烈,让人感到无比的沉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晁无斁夏雨》是北宋诗人陈师道于元祐二年(1087年)创作的五言律诗。当时陈师道任职徐州教授,与友人晁无斁相互唱和,写下此诗。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陈师道经历了不少人生波折。他虽才学出众,但因性格耿直、不愿随俗而受到排挤。他的父亲早年去世,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以诗歌表达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
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政治斗争依然激烈,新旧党争不断。陈师道作为文人,受到这样的时代背景影响,作品中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