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因为年老而感叹时光流逝,不必为岁月的消逝而悲伤。

去完善
释义
白发:指年老;黄鸡:古人常用“黄鸡催晓”比喻时光流逝。

去完善
赏析
上片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间春景图。通过兰芽、溪水、松林、沙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而暮雨与子规啼鸣则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下片笔锋一转,由景入情,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作者以流水西行为喻,表达了即便身处困境也要怀抱希望的人生态度。“休将白发唱黄鸡”更是直抒胸臆,劝诫人们不要因年华老去而消极悲观,展现了苏轼旷达超然的精神境界。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给人以启迪与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5年,正值北宋神宗时期。这一时期,王安石变法正在进行,社会政治环境较为复杂。
在这首词的创作阶段,苏轼正担任杭州知州,他在地方治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深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他与当时的改革派人士存在分歧,因此在仕途上也遇到了一些挫折。这使得他产生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对现实社会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时代背景方面,北宋中叶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文人阶层逐渐崛起。然而,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贫富差距加大,民众的生活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苏轼以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通过文学创作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
综上所述,《浣溪沙》这首词是在苏轼人生起伏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作者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内心感受和对现实的关注。这首词既体现了苏轼的个人经历和人生观,也反映了北宋中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