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客难

标题包含
答客难
我治湖上园,占断山水窟。 幽事日相关,颇觉无暇逸。 有客来相过,云欲救我失。 谓我虽爱闲,未得居闲术。 众人役利名,公独役景物。 固与众人殊,未免俱汩没。 孰若淡无营,燕坐一虚室。 百念尽消除,百事付真率。 物来则应之,岂可自撄拂。 客言非不忠,我意客未悉。 万物仗境生,百果因花实。 我闻洛阳城,名园浑比迹。 至如司马公,朴素世莫及。 有园号独乐,晚岁亦加葺。 人心固不同,岂能尽如一。 顾我病且衰,行年将七十。 光景去不留,余龄那可必。 要当且逍遥,乐此桑榆日。 宁如土木偶,终朝长兀兀。 况有佳山水,兹焉久蟠鬰。 地灵尽发露,一旦为我出。 若不一领畧,无乃太拘执。 何妨几席间,时与相顾揖。 择胜把酒杯,搜奇入诗笔。 犹恨景物多,未能尽收拾。 他人视若忙,我心常自佚。 人无所用心,先圣每忿疾。 既不学群儿,诧仙仍佞佛。 不有博奕乎,为之犹胜弗。 客既闻斯言,语塞几若讷。 因为客书之,聊以志仿佛。 会须画成图,继取王摩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吴芾"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比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我在湖边建了个园子,占据了山水的中心地带。 每日都在忙着打理这些幽雅的事物,让我无暇顾及悠闲的生活。 有位客人来看望我,说我虽然有闲暇,却不懂如何真正地享受它。 他说,虽然我爱在空闲时间里寻找安宁,但并未掌握真正的办法。 众人都在追求名利,只有你在侍奉风景。 这让你和大家与众不同,却也难免被世事淹没。 哪里比得上淡定无求的人,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安安静静地坐着。 所有的杂念都被清除出去,只留下真实率性的自己。 面对事物的到来,只用真诚去面对,不需要过多的担忧和顾虑。 你的话很有道理,但我有自己的想法。 事物都依赖环境而生,百果也因花朵而结实。 我知道洛阳城里有很多著名的花园。 说到司马先生,他的朴素是无与伦比的。 他有一个叫做“独乐”的花园,晚年的时候还对它进行了修缮。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怎么能要求完全一致呢? 我现在年老体弱,快七十岁了。 时间不会停止流动,剩下的寿命无法确定。 我要尽情享受此刻的逍遥生活,如同在夕阳西下之际欢愉。 不愿像泥塑木雕那样终日无聊,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地灵尽其所能展现风采,为了我去挖掘它们的魅力。 如果不亲身感受一番,岂不是过于固执了吗? 在闲暇时欣赏美景、品酒作诗,就足够了。 遗憾的是,景色之美,无法一一描绘。 别人觉得我很忙,其实我内心是很平静的。 无所用心的人是会被圣人厌恶的。 我既不学习那些孩子一样,对神仙之事充满好奇,也不去追求佛教信仰。 就像下棋,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总好过什么也不做。 客人听了这番话,无言以对。 于是我就把这些写下来,以此记录我们的交流。 或许会画出一幅图画,效仿王摩诘的风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湖上园:指作者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花园。 2. 山水窟:指环境优美的地方。 3. 幽事:指幽雅的事务或兴趣。 4. 有客来相过:有人来访。 5. 公独役景物:意思是只把美景当作自己的追求。 6. 众人役利名:大多数人追求名利。 7. 物来则应之: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 8. 我闻洛阳城:洛阳是古代著名园林城市。 9. 司马公:司马光是宋代政治家、史学家,晚年在洛阳修建独乐园。 10. 至如:表示列举。 11. 木土偶:指神像或泥塑木雕的人像。 12. 兀兀:形容专心致志的样子。 13. 地灵:地理环境优越。 14. 一领畧:领略一次。 15. 无乃太拘执:岂不是过于执着。 16. 相顾揖:互相打招呼。 17. 犹恨景物多:依然觉得景色丰富。 18. 讪仙:学神仙。 19. 佞佛:信佛教。 20. 博奕:下棋。 21. 弗:否定词。 22. 语塞:说不出话来。 23. 为之犹胜弗:意思是不去玩还不如去玩。
去完善
赏析
《答客难》是南宋诗人吴芾的一首抒情诗,全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主要表达作者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的“我”是诗人自己,而“客”则是来访的朋友,他试图劝说诗人放弃目前的悠闲生活,去追求名利。然而,诗人坚持自己的选择,认为生活中的闲适与宁静才是最大的幸福。 首联描绘了诗人在湖上的庄园生活,这里的山水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没有闲暇时间去追求名利。颔联中,客人来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诗人喜欢这种悠闲的生活,但却没有找到真正让自己闲适下来的方法。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反驳了客人的观点,他认为世人都在追求名利,而他却在欣赏风景,这与世人有很大的不同,但并不代表他会迷失其中。 颈联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闲适中所达到的境界,他心无杂念,万事都顺其自然。这种心境让诗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事物,而不是让它们扰乱自己的内心。接着,诗人对客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而不是过分强求。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了洛阳的名园,以及司马光的独乐园,这些都是古人崇尚自然的象征。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不能一概而论。对于自己,诗人觉得自己已经年老体弱,剩下的时光应该珍惜,所以他选择在这种山水之间度过余生。 最后,诗人告诉客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看起来似乎有些忙碌,但实际上他的内心非常平静。他也表示,自己不追求名利,也不像一些人心无所思,只知道下棋或求神拜佛。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乐趣,用诗歌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客难》是南宋著名诗人吴芾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金人的侵略,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遭受了严重破坏,大批文人士大夫流离失所,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担忧。 吴芾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官员,他的生平际遇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遭遇。他在官场上曾多次被贬,后又因主张抗金而被罢官。这一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危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在诗中,吴芾以“客难”为题,表达了自己面对国家危难和社会矛盾的困惑与忧虑。他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揭示了南宋社会的种种弊端,如政治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呼吁朝廷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