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偈寄示西林总长老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
如是我闻,早落第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玉蟾:南宋诗人,字白叟,号海琼子。
2. 《金刚经》:佛教经典之一,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3. 偈:佛教经文的一种体裁,通常为五言或七言,以四句为一组。
4. 西林总长老:指当时的一位著名僧人,具体身份不详。
5.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表示诗歌的创作风格,即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和对仗,追求自由表达。
6. 如是我闻,早落第二:意为听到这样的教诲,早已不再拘泥于世俗的观点。
去完善
赏析
《金刚经偈寄示西林总长老》是白玉蟾写给西林总长老的一首诗歌。在这首诗中,白玉蟾以禅宗机锋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意为文字无法完整地描述佛法的真谛。这里的“字”和“八字”都是指语言文字,白玉蟾认为只有通过亲身体悟,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奥妙。这与禅宗强调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理念相符。
次句“如是我闻,早落第二”,是对《金刚经》开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戏谑。在这里,白玉蟾暗示如果按照传统的注解来理解佛法,就落入了“第二义”,即次要的意思。这体现了他追求直指人心的、超越文字的直观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金刚经偈寄示西林总长老》,是南宋著名道士、诗人白玉蟾所作。白玉蟾是道教南宗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诗画方面颇有建树,他的诗词作品富有哲理,表现出浓厚的道教思想。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此时的南宋正处于金兵压境、国家危亡的困境之中,而白玉蟾本人则是一位游历四方、寻求真理的道士。他曾师从多位高人学习道教,后又创立南宗道教派别,在学术和宗教界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白玉蟾的这首《金刚经偈寄示西林总长老》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禅宗故事,强调了空性智慧对修行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借诗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时,人们应保持一颗宁静之心,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