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饮
高秋水木变清光,荷叶干枯䆉䅉黄。
习静久安融子懒,乘欢聊发次公狂。
未甘浊酒欺人老,深喜寒花入坐香。
更谢林端新月色,留连归舫尽三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水共长天一色,荷枯呈现黄绿相间。
享受平静生活使人懒散,尽情欢乐让人肆意疯狂。
不甘平庸度过年华老去,深爱寒冷中盛开的花朵散发幽香。
感谢林间新月的光辉,流连忘返直至归舟满载而回。
去完善
释义
1. 高秋水木变清光:高秋,即秋季;清光,清澈明亮的月光。这里描绘的是秋季湖水树木映照在月光下的景象。
2. 荷叶干枯䅉黄:荷叶,指荷花叶;枯萎,指荷叶片凋零的现象;黄,指叶子枯黄的颜色。
3. 习静久安融子懒:习静,通过平静宁静的生活来培养道德修养;安,安静;融子,指南方学子;懒,此处表示闲适的状态。
4. 乘欢聊发次公狂:乘欢,趁兴寻欢;次公,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礼法著称;狂,放浪形骸的恣意姿态。
5. 未甘浊酒欺人老:未甘,不甘心;浊酒,用劣质酒;欺人老,让人老了才知道真相。这里暗示诗人不甘于自己的年纪而放弃饮酒作乐。
6. 深喜寒花入坐香:深喜,非常喜爱;寒花,深秋时节的花朵;入坐香,指花香飘进室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季花朵的喜爱之情。
7. 更谢林端新月色:谢,感谢;林端,树林的边缘;新月色,新的月光景色。此句是诗人感谢夜晚月亮所带来的美景。
8. 留连归舫尽三觞:留连,流连忘返;归舫,回程的船只;尽三觞,喝完三杯酒后。这句表达诗人尽情欣赏月夜美景,喝完了三杯酒后才离开的意境。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湖泊边游玩时的所见所感。首先,“高秋水木变清光”描绘出秋季湖泊的景象,清澈的水面和树木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明亮。接下来,“荷叶干枯䆉䅉黄”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荷叶枯萎,颜色变得枯黄。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
接下来的两句,“习静久安融子懒,乘欢聊发次公狂”则是作者对自己心境的描绘。一方面,他在安静的湖泊边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感到自己的懒散和悠闲;另一方面,他也享受与朋友一起玩耍的乐趣,展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热情。
“未甘浊酒欺人老,深喜寒花入坐香”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他不愿意让浑浊的酒水影响自己的老年生活,而是更喜欢寒冷的秋花在身边散发着香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更谢林端新月色,留连归舫尽三觞”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湖泊夜色美景的感激之情。他感谢树林间的月色,让人流连忘返,直到返回船上的那一刻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一结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饮》是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韩维创作的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仁宗年间(公元960-1022年)。这个时期,韩维在政治上担任了诸多要职,如右司谏、起居舍人等,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政治抱负。
在创作这首《湖上饮》时,韩维正置身于山水之间,欣赏着美丽的湖光山色。他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对自己人生和国家的命运有了深入的思考。这个时期,北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学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朝政中仍然存在腐败现象,国家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士大夫,韩维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