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石蛇蛇庵 其二
头枕南山尾北山,风雪陡顿落人间。
五台拍手峨嵋笑,此外都卢是赤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把脑袋搁在南边的山上,尾巴放在北边的山上,风雪突然降临到人间。五台山和峨眉山互相拍手嘲笑,其他的地方都是红色的花斑。
去完善
释义
1. 西平:这里指四川盆地西部,石蛇庵位于此地。
2. 释慧空:唐代的一位诗僧,本名不详。
3. 南山:此处的南山指的是四川省境内的山脉,泛指四川省西部的高山。
4. 尾北山:这里的“尾”字是方位名词做状语,意思是向北方的山。
5. 五台:这里指山西的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6. 拍手:佛教的一种仪式动作,表示庆祝或祝愿。
7. 峨嵋:这里指四川的峨眉山,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8. 都卢:古代西南地区的方言词汇,意为全部、所有。
9. 赤斑:指红色的斑块,这里是比喻鲜红的血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头枕南山尾北山”开篇,生动地描绘出群山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的“风雪陡顿落人间”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无力。
接着,诗人通过“五台拍手峨嵋笑”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五台”和“峨嵋”都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象征着人类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而最后的“此外都卢是赤斑”则意味着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知,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其雄浑的笔触、生动的景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篇,更是一首表达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的哲理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平石蛇蛇庵 其二》是北宋时期释慧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平石蛇庵附近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慧空正在西平石蛇庵修行。这个时期,他可能因为生活所迫或者个人信仰而选择出家为僧。释慧空的生活充满了艰苦和磨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用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释慧空所处的时代,北宋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虽然社会矛盾仍然存在,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在这个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