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饮研槽歌
晴窗棐几风日舒,呼童汲水供蟾蜍,涓流入研玄颖濡。
一蚁蠢蠢爰来趋,须臾十百与之俱。
前后有行不乱逾,宛若徙穴舁腐余。
想应燥吻唇颊枯,清梦思欲吞江湖。
摇尾羞作涸辙呼,奋迅恰如东海鱼。
物生天地小大殊,饥食渴饮皆同涂。
矧尔有灵非至愚,大槐南柯名利区。
一梦而觉惊幻虚,尔其听我毋睢盱。
尔吭既沃腹既腴,归安其藏勿浪逋。
阶前群儿政嬉娱,以指划土縻尔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晴朗窗户下,微风阳光都舒服得很,我呼唤童子取水给蟾蜍玩。水流进入砚台里,顺滑如油。一只蚂蚁笨拙地走来,接着跟它一起来的还有另外几十只。它们前后行动有序不逾矩,就像忙碌着的搬运工。我想它们可能因为嘴巴干燥、嘴唇干裂,渴望能大口大口的喝足水分。它们的精神头儿就像饥饿的鱼投入了大海的怀抱。万物生活在天地间,各有各的大小差别,但找吃的喝的总是大同小异。况且你们这些小东西也不至于愚蠢到极点。就像那大槐树的南柯一梦一样都是名利场。一场大梦醒来,恍若隔世。请听我一言,不要露出恶心的表情。你们的喉咙已经滋润了,肚子也已经填饱了,那就回到你们安全的家园,不要再流浪在外。院子里的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玩耍呢,别让他们用手指和泥土把你引诱出来。
去完善
释义
1. 晴窗棐几风日舒:晴窗,明亮的窗户;棐几,木制的茶几;风日舒,风和日丽的舒适环境。
2. 呼童汲水供蟾蜍:呼童,呼唤童子;汲水,打水;供蟾蜍,这里指的是磨墨。蟾蜍,这里是指墨。
3. 涓流入研玄颖濡:涓流,细小的水流;研,研磨;玄颖,毛笔;濡,湿润。
4. 一蚁蠢蠢爰来趋:一蚁,一只蚂蚁;蠢蠢,行动笨拙的样子;爰来趋,主动靠近。
5. 须臾十百与之俱:须臾,一会儿;十百,数量众多;与之俱,与蚂蚁一起。
6. 前后有行不乱逾:前后,有序;有行,成行;不乱逾,不胡乱逾越。
7. 宛若徙穴舁腐余:宛若,好像;徙穴,搬家;舁腐余,搬运食物。
8. 想应燥吻唇颊枯:想应,推测;燥吻,干燥的口吻;唇颊枯,嘴唇干裂。
9. 清梦思欲吞江湖:清梦,清爽的梦;思欲,想要;吞江湖,比喻梦想远大。
10. 摇尾羞作涸辙呼:摇尾,摆动尾巴;羞作,不好意思做;涸辙,干涸的车辙。
11. 奋迅恰如东海鱼:奋迅,奋力前进;恰如,正好像;东海鱼,东海的鱼类。
12. 物生天地小大殊:物生,生物;天地,自然界;小大殊,大小差异显著。
13. 饥食渴饮皆同涂:饥食,饿了吃;渴饮,渴了喝;皆同涂,都是相同的道理。
14. 矧尔有灵非至愚:矧尔,况且你们;有灵,有灵性;非至愚,并非最愚蠢的。
15. 大槐南柯名利区:大槐,槐树;南柯,槐树的南枝;名利区,追求名利的地方。
16. 一梦而觉惊幻虚:一梦而觉,一觉醒来;惊幻虚,惊奇于虚幻的现实。
17. 尔其听我毋睢盱:尔其,你们要;听我,听我的话;毋睢盱,不要瞪大眼睛看着我。
18. 尔吭既沃腹既腴:尔吭,你们的喉咙;既沃,已经吃饱;腹既腴,肚子已经饱了。
19. 归安其藏勿浪逋:归安,回到安定的生活;其藏,它们的巢穴;勿浪逋,不要到处流浪。
20. 阶前群儿政嬉娱:阶前,台阶前;群儿,孩子们;政嬉娱,正在嬉戏玩耍。
21. 以指划土縻尔躯:以指,用手指;划土,划出一块土地;縻尔躯,束缚你们的身体。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蚁饮研槽歌》,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以蚂蚁饮水研磨为素材进行描绘。整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蚂蚁饮水的场景,后半部分则是诗人对蚂蚁行为和心理的深入剖析和感悟。
首句“晴窗棐几风日舒”,点明了天气晴朗、阳光温暖的环境氛围,为接下来的画面铺垫了背景。次句“呼童汲水供蟾蜍”,诗人指挥童子提水供给研墨的水源。接下来三句,“涓流入研玄颖濡”、“一蚁蠢蠢爰来趋”、“须臾十百与之俱”,细致地描绘了水流进入研槽、蚂蚁前来饮水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随后六句,诗人通过对蚂蚁在饮水过程中的秩序井然的表现,表达了对蚂蚁智慧行为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入微。紧接着“想应燥吻唇颊枯”一句,诗人想象着这些蚂蚁可能口渴难耐,以至于干裂的嘴巴和嘴唇需要润湿。“清梦思欲吞江湖”则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蚂蚁对水源的渴望。
下半部分中,“摇尾羞作涸辙呼”、“奋迅恰如东海鱼”,描述了蚂蚁饮水后的满足状态,又通过比喻揭示了蚂蚁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水的向往。“物生天地小大殊”,诗人由此感叹自然界万物生存条件各不相同,但求生的本能却相通,无论是蚂蚁还是其他生物,都要经历饥饿与口渴等困境。接着,诗人对蚂蚁进行了心理描绘,认为它们虽然有些愚蠢,但却具有一定的灵性。
最后六句,诗人以命令的语气劝诫蚂蚁吃饱喝足后要尽快返回窝巢,不要再被外界所诱惑。同时也警告孩子们不要捉弄蚂蚁,要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蚁饮研槽歌》是明代诗人朱涣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初期,大约在公元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朝的建立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稳定和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朱涣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这使他感到沮丧和无奈。然而,他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反而更加专注于诗歌创作,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注。
在这个时期,朱涣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朝初年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文学创作,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此外,明朝的政治制度也对文人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科举考试成为了士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这使得许多文人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科举考试中。
在这种背景下,朱涣创作了《蚁饮研槽歌》。这首诗通过对蚂蚁在研槽中觅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对生活态度的追求。他借蚂蚁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朱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