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百岁令

标题包含
百岁令
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 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 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 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 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 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 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 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瑞芳楼下的花园里,有花中的君子们聚集在一起。她们微笑着用露水湿润自己的花瓣,共同庆祝在黄堂诞生的新生命。它们洁净地生长,没有沾染一丝尘埃,散发着清香,远近都能闻到。人们和花儿一样,都在各自的世界里翩翩起舞。 那位名叫六郎的人又如何能够理解,这些花儿有这般洒脱的气度。它们一同经历了很多次的战斗,在困境中成长,在挫折中坚定意志。那些歌声飘荡着,好像舞动着旗帜的使者们。它们尚未离开这片美丽的池塘,也不能被制成衣裳用于装饰。 从紫禁城到玉堂,它们被种在每一处美丽的地方。最终回到寻找太乙的道路上,像一艘小船漂浮在江边的绿洲之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瑞芳楼:即瑞芳楼,位于北京城内的一处园林建筑,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2. 黄堂:原指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此处借指朝廷。 3. 筒露:一种香露,香气扑鼻,用于装饰、庆祝场合。 4. 浥:湿润。 5. 净植:干净地种植。 6. 六郎:原指宋朝时期的杨六郎,此处借指作者的朋友。 7. 运了多少兵筹:意指参与多少军事谋划。 8. 依红泛绿:指欣赏红绿相映的景色。 9. 矜持:拘束,谨慎。 10. 紫禁荷囊:指皇帝赐予的紫色荷叶形的官印。 11. 玉堂莲炬:指皇宫内外的华丽景象。 12. 太乙:古代神仙,此处指仙境或美好境地。
去完善
赏析
《百岁令》一词,以花为喻,赞颂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士人风度。词作通过描绘花中的君子——兰花,表达出对这位人物的敬佩之情。兰花被视为洁净之花,其香气宜人,体现了人物清雅脱俗的气质。同时,作者运用六郎这一典故,暗示了主人公风流倜傥的形象。 在描写人物活动时,作者借用了军事术语“兵筹”,表现了主人公机智多谋的一面。他以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潇洒的风度,正如依红泛绿般充满生机。而他的才能也得到了赏识,以至于被选拔到京城担任要职。 下阙中,作者继续展示主人公的风采。他身处皇宫内院,尽享荣华富贵,但仍保持谦逊低调的品质。最终,他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辞官回乡,寻找一处清静之地,度过余生。这种豁达的心境,正如同乘一叶轻舟,徜徉于江渚之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百岁令》是南宋诗人朱涣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下半叶。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宋朝的黄金时代,经济和文化都非常繁荣。然而,这个时期也是政治动荡的时期,外部有金兵入侵的威胁,内部有官僚腐败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找心灵的慰藉和人生的意义。 朱涣作为南宋的一名官员,他的人生际遇也深受这个时代的影响。他曾担任过福建路安抚使等要职,但也在官场斗争中受到了排挤。这使他对于人生的悲欢离合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他的词作《百岁令》中,朱涣以深沉的感情描绘了人生百态。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喜怒哀乐,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既是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