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华山

标题包含
华山
祇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1. 早年经历: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寇湘曾担任国子监教授。寇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只有天空在上面,再没有别的山峰与之比肩。抬头看,太阳仿佛近在咫尺;回头看,白云显得如此低矮。
去完善
释义
祇:只有,表示唯一的存在。 天在上:形容华山的险峻,因为其高耸入云,所以称之为“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表明在华山的面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它相比。 举头红日近:抬头看,会觉得太阳离自己很近。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华山的高峻。 回首白云低:回头看时,会发现白云在脚下,显得很低。这句话也表现了华山的雄浑气势。
去完善
赏析
《华山》是北宋名臣、文学家寇准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华山险峻壮观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受。 首句“祇有天在上”表达了华山之高,仿佛只有天空在它的上方。接下来的一句“更无山与齐”则强调了华山的独特地位,它巍峨耸立,没有任何其他山峰能与之比肩。这两句突出了华山的高大与独立。 紧接着的“举头红日近”和“回首白云低”则分别描述了诗人从两个方向看到的景象。当他抬头看时,红日似乎就在眼前;而当他回头看时,白云却显得很低。这两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高度和位置,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站在华山之巅时的激动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华山》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的一首描绘华山壮丽景色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70年左右,即寇准在翰林院任职期间。 在这段时间里,寇准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太宗、真宗两朝的宰辅大臣,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然而,他的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曾因直言敢谏而遭受排挤和诽谤。尽管如此,寇准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为民尽心尽力。 当时正值北宋初年,国家刚刚完成统一,政权尚不稳定。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寇准通过吟咏华山的美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坚定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