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莆田黄宰梅韵
见雪方知惜早梅,飞英久已入清罍。
青春不觉堂堂至,白发从教急急催。
守令仁风能远被,袴襦和气已先回。
从今野老安田里,拟向新年庆大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见雪花飘落才意识到珍惜早开的梅花,飞舞的花瓣早已融入清澈的酒杯。
青春的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满头白发让人感叹时光催促匆匆。
地方政府施行仁政美德能够传遍远方,百姓的和睦气氛已经提前到来。
从现在开始田野百姓可以在田间安居乐业,准备在新年欢庆大好时光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赓:继续;继承。
2. 莆田:福建省莆田市。
3. 黄宰:人名,具体不详。
4. 梅韵:指咏梅诗的韵律。
5. 见雪方知惜早梅:看到下雪才意识到要珍惜早开的梅花。
6. 飞英:飘落的梅花花瓣。
7. 清罍:清洁的酒杯。
8. 青春:春天。
9. 不觉:不知不觉。
10. 堂堂:形容光明正大。
11. 白发:白头发,代指年老。
12. 从教:听任,任凭。
13. 急急催:形容时间催促,岁月催人老。
14. 守令:地方官员。
15. 仁风:仁爱之风。
16. 被:施加,影响。
17. 袴襦:泛指百姓。
18. 和气:和谐气氛。
19. 先回:提前回来。
20. 野老:乡村老人。
21. 安田:安居乐业。
22. 拟向:打算。
23. 新年:新年伊始。
24. 庆大来:庆祝大好时光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民生活的诗,诗人以早梅、雪花、青霉素、白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到来以及时光的流逝。同时,通过描述“守令仁风”和“袴襦和气”,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和谐和人民福祉的期望。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于新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赓莆田黄宰梅韵》是南宋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陈宓作为南宋末期的一位文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金兵入侵、宋朝皇室衰落、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接踵而至,使得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呈现出一种悲观失落的情绪。陈宓也不例外,他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他开始寄情于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梅花等物象,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在《赓莆田黄宰梅韵》这首诗中,陈宓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于世间纷扰的超越。他借梅花暗喻自己独立高洁的品质,通过咏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这首诗展现了陈宓作为一个文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内心挣扎和情感寄托,以及他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坚守自己的信仰与品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