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北园梨花

标题包含
北园梨花
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 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 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蒨。 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中提到的"下文同"并非一个公众人物或者历史人物,因此无法提供详细的生平事迹。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个人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北园已经变得深绿一片,满是雪白的梨花在风中摇曳生姿,芬芳的香气随风飘散。这绝美的景色只怕在月亮下都难以呈现。我嫌弃那些与梨花一同开放的桃花和李花,感谢那些茂密的松树和青翠的竹子。请别让黄鹂和紫燕在这里打扰,它们的叫声会破坏这宁静美丽的画卷。
去完善
释义
1. 寒食:清明节的别称。古时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民间禁火冷食的习俗,故称“寒食”。 2. 北园:此处指北方的园林。 3. 春已深:春天已经深入。 4. 清风:清新香气的微风。 5. 秀艳:秀美艳丽。 6. 难月中见:难以在月光下见到。此处用月宫中的嫦娥作比,暗含梨花的皎洁如同月色。 7. 桃李:桃树和李树。这里代指一般的繁花盛开。 8. 妖冶:娇艳媚俗。这里用来形容繁花的争艳夺目。 9. 松篁:松树和竹子。这里用来与梨花对比,强调其高洁的品质。 10. 葱蒨: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松竹的郁郁葱葱。 11. 黄鹂紫燕:黄鹂鸟和紫燕。这里泛指各种鸟类。 12. 拖白练:拖拽着白色的丝带。此处用黄鹂啼鸣的声音比喻梨花盛开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文同在暮春时节看到盛开的梨花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北园梨花盛开时的感慨与欣赏之情。全诗分为四联,每一联都描绘了梨花的不同侧面,极富形象。 首联“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描绘出北园春天的深入以及梨花铺满枝条的盛景,以“雪围遍”来形容满树的梨花,形象生动。 颔联“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进一步强调梨花的清香和美丽,即使是在风中也能闻到其独特香气,而月光下的梨花之艳丽更是难以形容。这里将嗅觉和视觉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立体感。 颈联“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蒨”则是对比了梨花与其他植物的与众不同。诗人认为梨花清新脱俗,不似桃花和李花般妖娆娇艳,反而更加喜欢与之相邻的松树和竹子。这种对比突出了梨花的品质之美。 尾联“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则以黄鹂、紫燕的声音来衬托梨花的宁静洁白。黄鹂、紫燕的声音在这时反倒显得多余,使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梨花之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梨花的美貌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高雅脱俗的情趣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园梨花》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文同的一首描绘春天梨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1059年前后,正值文同步入政坛,担任尚书省左司郎中期间。这一时期的文同,由于个人才华和政治抱负的施展,得以亲身观察和体验北宋时期的自然与社会风貌,为他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文人雅士,文同在闲暇之余,常流连于北园之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观察到春天的梨花盛开之时,洁白如雪的花瓣满布枝头,给人一种纯净无暇的美感。因此,他挥毫写下了这首描绘梨花之美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