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晚烟凝碧。 渐渔村山市,人归寂寂。 有客飞舟还顾访,应讶纶巾敧侧。 得意忘年,推诚投分,高论追元白。 英标逸气,笑予穷抱真策。 兴尽又复言归,秋风分袂,浩荡思无极。 咫尺昭山明翠壁,那知中隐咸籍。 说梦难听,闭门寻梦,肯念栖萍迹。 浪吟狂醉,几时还共重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暮色中的烟雾凝聚成了一片绿色。 渐渐渔村和远处的山脉变得宁静,人们已经归家。 有客人乘坐小船回访,他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我的帽子倾斜着。 我们在谈得很开心的时候忘记了时间,真诚地分享我们的想法,讨论着经典之作。 我对自己的标准充满信心,嘲笑那些贫穷的人没有好的策略。 当我们谈论完毕,决定回去,秋风乍起,我们即将分别,心中的思念无法用言语形容。 眼前的昭山清晰可见,翠绿的墙壁似乎在告诉我隐居的美好。 那些谈论梦想的人,往往不会去追寻它们,只想紧闭门户寻找梦想,他们怎么会关心那些漂泊不定的生活呢? 我任凭自己的歌声疯狂,醉意飘摇,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一起共享这种快乐呢?
去完善
释义
1. 晚烟:傍晚的炊烟。 2. 凝碧:形容烟雾凝聚在绿草地上。 3. 渔村:打鱼人的村落。 4. 人归寂寂:指人们回家后的宁静景象。 5. 有客:指前来拜访的人。 6. 飞舟:行驶得很快的船。 7. 顾访:回头看并访问。 8. 纶巾:古代头巾名,多以丝带编成。 9. 敧侧:倾斜不正。 10. 得意忘年:原意是领会旨趣,不受年岁的限制。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和朋友都忘记了彼此的年龄差距,尽情地交谈。 11. 投分:即“投分所好”,意为合得来,志趣相合。 12. 高论:即高深的言论或见解。 13. 追元白:本指苏轼与元结、白居易的交情,这里是作者比喻自己和朋友的深厚友谊。 14. 英标:英俊的仪表。 15. 逸气:超脱世俗的气质。 16. 笑予:笑着面对我。 17. 穷抱真策:执着地坚守着真正的策略。 18. 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19. 言归:指谈话结束。 20. 分袂:分别。 21. 浩荡:广大的样子。 22. 无极:无法达到的境地。 23.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24. 昭山:古地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 25. 翠壁:绿色的峭壁。 26. 中隐:隐居于市中的隐士。 27. 咸籍:意指广泛收集的书籍。 28. 说梦难听:指谈论梦想不容易被接受。 29. 闭门寻梦:关上门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30. 肯念:愿意关注。 31. 栖萍迹:漂泊不定的生活。 32. 浪吟狂醉:形容放浪形骸的吟咏和沉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的是作者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及离别的不舍之情。开篇写渔村山的晚景,以“晚烟凝碧”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接着用“人归寂寂”表现人们的离散,为下文与友人的相聚做铺垫。在渔村的氛围中,作者以“纶巾敧侧”的形象描绘出友人的形象,显示出彼此的亲密无间。 下阕描述与友人兴尽的别离。其中“咫尺昭山明翠壁,那知中隐咸籍”一句既表明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豪放性情。最后“浪吟狂醉,几时还共重得”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重逢的期待和离别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诗人王以宁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公元117年,正值南宋时期。 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广大领土被金兵占领,国家形势岌岌可危。王以宁作为南宋官员,心中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深感担忧。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这一时期的爱国思想。 王以宁的一生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他曾多次上疏献策,但未被朝廷采纳。这使得他在政治上受挫,心情抑郁。然而,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促使他创作出大量深沉、激昂的诗词作品。 这首《念奴娇》便是他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词中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雄浑,充分展现了王以宁作为一名爱国诗人的气节和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