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渐渐回暖,梅花已经凋谢,杏花却正盛开。这些花朵在公园里绽放又凋落,仿佛世间人的兴衰起落。
去完善
释义
1. 暖气:指春天的气息。
2. 潜催:逐渐使万物萌发。
3. 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
4. 谢:凋谢。
5. 新:盛开的新花。
6. 闲园:荒弃的花园。
7. 何异:有何不同。
8. 荣枯:指花朵的生长和凋谢,这里比喻人生的盛衰荣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罗隐的一首描绘杏花的诗。首句“暖气潜催次第春”,写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开始复苏,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临。接着的“梅花已谢杏花新”则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转,梅花刚刚凋谢,而杏花又在枝头盛开,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过程。
接下来的“半开半落闲园里”则具体描绘了杏花的形态,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已经凋谢,这种对比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最后一句“何异荣枯世上人”则由景及人,诗人以杏花的荣枯比拟人生的兴衰,表达了人们对生命、时间和人世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杏花的形象,传达了罗隐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隐的《杏花》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具体年代难以确定。此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
罗隐作为晚唐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和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他的作品以讽刺时政、揭露社会矛盾为主,表达了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杏花》这首诗中,罗隐通过对杏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他又通过“东风”和“雪片”这两个意象,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往往转瞬即逝,让人们思考如何珍惜当下。这也反映了他在面对时代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乐观心态和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