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
万竹山中丹叶秋,五峰岩讶白云留。
黄花夹路开无主,青嶂随人翠欲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茂密的竹林深处,枫叶染红了秋天; 五峰山的岩石上,惊讶地发现白云停留。 路边满是金黄的野菊花,似乎没有主人照料; 青青的山峦伴着行人,翠绿欲滴好似流水。
去完善
释义
【白云岩】:古代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现具体位置无法确定。
【丹叶】:红色的叶子。
【五峰岩】:古代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现具体位置无法确定。
【黄花】:黄色的花朵。
【夹路】:在路边。
【青嶂】:青山。
去完善
赏析
《白云岩》刘光祖: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白云岩景象。首句“万竹山中丹叶秋”,以万竹山为背景,渲染出秋天的氛围。次句“五峰岩讶白云留”,描绘了五峰岩上白云缭绕的奇观。第三句“黄花夹路开无主”,展现了山间野菊遍地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最后一句“青嶂随人翠欲流”,描绘了青嶂连绵、绿意盎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云岩》是南宋诗人刘光祖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晚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刘光祖在这期间曾担任朝廷官员,对于国家的状况有深刻的了解。他在这首诗中以白云岩为寄托,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当时,金国对南宋的压迫日益严重,朝廷内部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刘光祖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于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他在《白云岩》中写道:“白云长在有无间,云来云去山不迁。世人若问定何处,只在东西南北天。”以白云的形象隐喻了国家局势的变幻莫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坚定信心。
此外,刘光祖还关注社会民生,对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他在诗中写道:“石上有白云,看山又看水。有时行复停,世事皆如是。”这里,他以白云石的形态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境,表达了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
总的来说,《白云岩》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晚期的时代特点,以及刘光祖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对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