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舟经天门山

标题包含
舟经天门山
轻舟幸借东风便,帆挂危樯掣惊电。 万群白马度天门,谁道澄江静如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郭祥正(1035年-1113年),字功甫,一作功父,自号漳南浪士,又号漳南溪隐。北宋时期文人,祖籍西蜀,徙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郭祥正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幸亏有小船乘着东风而行,扬帆启航,就像在风中快速前行的小鸟。成千上万匹白马奔腾而过天门山,谁说平静的江水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呢?
去完善
释义
1. 轻舟:指小船。 2. 幸:希望。 3. 借东风:这里比喻借助顺风的船只。 4. 便:便利,方便。 5. 帆挂危樯:意思是挂上风帆,让船扬帆远航。 6. 危樯:高高的桅杆。 7. 掣惊电:形容速度快如闪电。 8. 万群白马:比喻成群的白浪。 9. 天门:这里是天门山的形象比喻。 10. 澄江:清澈的江水。 11. 静如练:形容江水平静得如同一条白绸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天门山的情景。诗中用“轻舟”和“东风”来表现行船的轻便和顺风,使得航行变得轻松快捷。而“帆挂危樯掣惊电”则生动地刻画了风帆在疾风中猎猎作响的形象。接下来,作者以“万群白马度天门”来形容船只在天门山下的航行景象,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态感,表现出江水的汹涌和船只乘风破浪的气势。最后,诗人用“谁道澄江静如练”进行反诘,暗示出江水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充满生机。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天门山下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乐观豪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经天门山》是北宋诗人郭祥正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6年,即北宋太祖赵匡胤建立政权后的第二年。这一时期,北宋王朝刚刚成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开始繁荣。 郭祥正出生于江南地区的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才华横溢,诗名远播,曾历任多职,后因遭人陷害而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感慨的诗篇。 在公元976年,郭祥正乘船沿长江航行,途经天门山时,被眼前壮丽的山水景色所震撼,遂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舟经天门山》。诗中,他以磅礴的气势、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天门山的险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天门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抱负难展的惆怅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