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仲连兄城上晚步

标题包含
和仲连兄城上晚步
久积端居滞,聊为散步游。 青苔跳怒黾,绿树矫鸣鸠。 雨暗横舟浦,凉生调角楼。 不妨乘晚兴,更尽水西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号颍阳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韩亿是北宋名臣,母亲为宋仁宗皇后之妹。 韩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京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久地积累和安定下来会让人感到滞缓,所以还是选择暂时放松去漫步闲逛。 在青苔满布的小径上,偶尔还能看到跳跃的蜘蛛;绿树丛中,斑鸠也在愉快地鸣叫着。 阴雨天气让江边的码头显得格外静谧,阵阵凉爽的风吹过远方的角楼,让人倍感舒适。 这种晚间的兴致不妨尽情享受,一直到水的西边尽头。
去完善
释义
1. 久积端居滞:"久积"表示长时间积累,"端居"是安详地居住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长久安静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2. 聊为散步游:"聊"意为随便、随意,"散步游"是指随意漫步游览。 3. 青苔跳怒黾:"青苔"是一种绿色植物,"跳怒黾"是一种昆虫,这里指昆虫在青苔间跳跃活动。 4. 绿树矫鸣鸠:"绿树"指绿色的树,"矫鸣鸠"指叫声婉转的鸠鸟。这句描述的是绿色的树上鸣叫着的鸠鸟。 5. 雨暗横舟浦:"雨暗"指的是阴雨天光线暗淡,"横舟浦"指停泊船只的水滨地带。这句话描绘了雨中阴暗的停船码头景象。 6. 凉生调角楼:"凉生"形容凉爽的感觉,"调角楼"指用于调整角楼的设备。这句话意味着凉爽的风吹过角楼时产生的声响。 7. 不妨乘晚兴:"不妨"表示不妨碍,"乘晚兴"是趁着傍晚兴致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建议趁晚风畅游的想法。 8. 更尽水西头:"更尽"指继续到尽头,"水西头"指水的源头。这句表示要一直游玩到水源的尽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韩维的一首描绘秋意美景的抒情诗。诗人在暮秋时节与友人漫步古城楼上,远眺江景,感受到时光的流转。 首联“久积端居滞,聊为散步游”点明了作者写诗的起因,因为长期居家,感觉有些厌倦,于是决定出来走走散心。这两句交代了作者的闲暇状态以及他的悠然心境。 颔联“青苔跳怒黾,绿树矫鸣鸠”通过细腻的观察,刻画了自然环境的生动景象:绿苔欢快地生长,翠绿的树木间传来斑鸠的叫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一派秋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雨暗横舟浦,凉生调角楼”则转而描写秋雨后的江浦景色。乌云遮住了阳光,雨滴打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楼阁在秋风中传来了悠扬的号角声。这里诗人用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了秋天的风雨交加的画面。 尾联“不妨乘晚兴,更尽水西头”表达了诗人信步由缰的心境。作者在傍晚时分乘兴漫游,领略着江水滔滔的美景。整首诗诗人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诗人的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仲连兄城上晚步》是北宋诗人韩维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18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统治者积极推行文人政治,重视文化和教育,使得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这个时期的韩维,已经在朝为官,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他的哥哥韩仲连则是定州通判,两人在公务之余,常常会面交流。诗中的“仲连兄”即是韩仲连。这首诗就是韩维在与哥哥在定州城楼上漫步时所作。 当时,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维和韩仲连作为士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然、欣赏美景,从而创作出如《和仲连兄城上晚步》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