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
坐来杂霰洒隆冬,痛饮那禁觱发风。
却忆西枢承旨日,冒寒犹立大明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坐来杂霰洒隆冬: 坐下来看着冬天里的雪像霰一样洒落下来。
痛饮那禁觱发风:尽情畅饮时,却没能抵挡住寒风侵体。
却忆西枢承旨日:回想起当年在皇宫中侍奉皇帝的情景。
冒寒犹立大明宫:尽管寒冷难忍,但仍然在大明宫中坚守岗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坐来:坐着的时候。
2. 杂霰:霰是一种小雪粒,这里指雨雪交加的天气。
3. 隆冬:寒冬时节。
4. 痛饮:尽情地饮酒。
5. 那禁:哪能忍受。
6. 觱发风:寒冷的风。
7. 西枢:唐代京城长安皇宫的西部宫殿。
8. 承旨日:接受皇帝旨意的日子。
9. 冒寒犹立:冒着严寒还站在那里。
10. 大明宫:唐长安皇宫的一座宫殿。
去完善
赏析
《冬雨》这首词描绘了隆冬时节的雨雪天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首句“坐来杂霰洒隆冬”以视觉描绘了隆冬时节雪花飘洒的景象,为全词营造了一种寒冷肃穆的氛围。第二句“痛饮那禁觱发风”则以味觉感受来表达冬天的寒冷,暗示诗人身处的环境恶劣,但他仍然坚持饮酒,显示出诗人的坚韧与豪情。
下阕中,诗人回忆起在西枢承旨的日子,那时冒着严寒仍然坚持在大明宫前站立。这句词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忠诚尽职,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整首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雨》是南宋诗人吴渊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时值冬雨时节,江南地区阴雨连绵,气候寒冷。
吴渊,字道夫,号西涧,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湖广总领兼知鄂州、湖南安抚使等职。在诗人的青年时期,他曾积极参与抗击金兵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然而,随着时光流逝,他的名声逐渐被世人遗忘,直至后世才重新受到关注。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吴渊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江南冬雨的诗歌。通过对“北风驱雁”“江空落叶”等景色的描绘,以及“愁卧听春雨”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战乱岁月和民生疾苦的忧虑,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感受,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民众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