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日发祁阳 其二

标题包含
十日发祁阳 其二
蟠螭结蚓走长坡,百尺苍烟出女萝。 削柿征膏怜俗薄,和泥封痏谢官多。 辉辉野日晞寒发,索索刚风起细哦。 幸自本无饥渴虑,不知何事此婆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安世,字平甫,号无庵居士,南宋著名学者、诗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享年109岁。 项安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巨龙蜿蜒行走在长长的山坡上,浓厚的烟雾从山间的藤蔓中缓缓升起。山下的柿子树被霜冻侵袭,村民们想尽办法利用这些果子制作油膏,却仍然难以弥补损失。官吏们纷纷来到乡村救济,用泥土封住伤口,以示慰问。夕阳洒在田野上,寒冷的风渐渐吹起,让人不禁瑟瑟发抖。幸亏我一直没有饥饿干渴的烦恼,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如此劳碌奔波。
去完善
释义
1. 蟠螭:指形似盘绕的龙形纹理。蟠,盘绕。螭,传说中的无角龙。 2. 结蚓:蚯蚓纠结。比喻山势险峻。 3. 长坡:漫长的山坡。这里指作者行进的山路。 4. 百尺:形容很高的高度。 5. 苍烟:青色的烟气,指山林雾气。 6. 女萝:植物名,即松萝。常攀附于树枝或岩石上。 7. 削柿:将柿子去皮。征膏:征收油脂。这里指将柿子榨汁以制柿油。 8. 和泥:混合泥土。封痏:封闭疮疖。这里是说用泥土来处理伤口。 9. 辉辉:光芒四射的样子。 10. 野日:田野的阳光。晞:晒干。 11. 索索:形容风声细小。 12. 刚风:寒风。 13. 细哦:小声吟唱。 14. 幸自:幸亏。 15. 本无:原本没有。 16. 饥渴虑:关于饥饿口渴的想法。 17. 婆娑:盘旋起伏的样子。这里指行走艰难。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首句“蟠螭结蚓走长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山间崎岖的路途,表现出行路之艰难。次句“百尺苍烟出女萝”则通过对苍烟、女萝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出了山林深处的幽深与宁静。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行走,感受到了生活的困苦与人生的无常。 接着,诗人又以“削柿征膏怜俗薄,和泥封痏谢官多”来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官僚腐化的批判。诗人看到农民辛苦劳作,却遭受剥削;官员尸位素餐,不关心民生疾苦。这一现象使诗人深感痛心。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他写道:“辉辉野日晞寒发,索索刚风起细哦。”太阳照耀大地,为寒冷中的生灵带来温暖;寒风轻轻吹过,引起诗人的沉思。诗人以此表达了面对逆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最后,诗人以“幸自本无饥渴虑,不知何事此婆娑”来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困境,却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尽管生活艰辛,但诗人仍然坚定地面对现实,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日发祁阳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项安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时年项安世45岁。当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边疆问题日益严重。然而,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朝廷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项安世在此时已经步入官场多年,他的政治生涯充满坎坷。他曾因直言上疏而受到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地方官。在永州期间,项安世深感民间疾苦,忧虑国家前途,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十日发祁阳 其二》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描述沿途风光和百姓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公。诗人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民生福祉的关注。这种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思想,使项安世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