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达久不至池上作诗戏之
雨后新荷拥岸青,菰蒲相向立蜻蜓。
此中佳处君知否,应对文君赋小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后的新荷叶簇拥着岸边,蒹葭和香蒲在风中相对而立,蜻蜓立在它们的枝头。这样的美景你可知道?我应该像司马相如那样对美丽的文君作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赵元达:诗人朋友的名字。
2. 久不至:长时间不来。
3. 池上:诗人在池塘边的地方。
4. 雨后新荷:下雨后的新鲜荷花。
5. 拥岸青:沿着河岸生长。
6.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
7. 相向立蜻蜓:相对站立的蜻蜓。
8. 此中佳处:这里的美景。
9. 文君: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
10. 赋小星:写作有关小星星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等待友人时的情景与心境。首句“雨后新荷拥岸青”展示了雨后荷塘的美景,翠绿的荷叶簇拥着河岸,呈现出清新宜人的景象。第二句“菰蒲相向立蜻蜓”则描述了水面上的菰蒲和栖息其上的蜻蜓,为画面增添了生动气息。
在画面的背后,诗人实则隐含着期待友人的心情。而"此中佳处君知否"一句则表达出诗人对其友人是否理解此情此景的疑惑。最后一句“应对文君赋小星”,暗示了诗人期望友人以他们共同喜爱的文学作品来回应他此刻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赵元达久不至池上作诗戏之》出自宋代诗人饶节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正值宋室南渡初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饶节作为一位士人,遭受了金兵南下、国土沦陷的厄运。他毅然离开家乡,南下避难,寻求安身立命之处。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在作品中展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与此同时,宋朝正值政局动荡、内外交困的时期。金兵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饶节作为文人雅士,面对国家危亡,无法袖手旁观。他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赵元达久不至池上作诗戏之》充分体现了饶节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