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日舍舟丰城
路出丰夺县,篮舆了夕阳。
何人共列坐,胜事忆流觞。
帝里衣冠近,家山念虑长。
殷勤楼下水。今夜到吾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繁华的县城,乘着轿子看夕阳。
有谁一起畅谈共饮?那美好的时光让人想起曲水流觞。
皇城里的文人雅士,故乡的挂念愈发悠长。
我家楼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寄托着我的乡愁,今夜它们定会流淌进我的家乡。
去完善
释义
1. 丰城:江西省的一个县,是东汉著名学者徐稚的故乡。
2. 篮舆:一种竹子编成的交通工具,形状像篮子,但比篮子大,可乘坐一人。
3. 胜事:美好、愉快的事情。
4. 流觞:古人于春和日丽之时在水上设置酒杯,杯随水流转,流到谁前就取杯饮酒,称流觞曲水。
5. 帝里:首都。这里指的是南宋的都城临安。
6. 家山:家乡的山山水水。
7. 吾乡:指诗人自己所在的地区或城市。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感受的诗作。诗中,作者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路出丰城县,篮舆了夕阳。”开篇两句,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道路通向丰城县城,乘坐竹舆看夕阳落下。这两句不仅点明了诗的地点和背景,还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何人共列坐,胜事忆流觞。”诗人在沉思,谁能与他一起分享这份宁静呢?他想起了古人曾举办过的一种名为“流觞”的雅集活动,大家围坐在水边,让酒杯顺水流下,停下时谁喝到酒就要即兴赋诗。这种情景,令人向往不已。
“帝里衣冠近,家山念虑长。”帝都的繁华景象仿佛近在咫尺,但故乡的山山水水却令他思绪万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殷勤楼下水,今夜到吾乡。”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着那窗外的流水,寄托着他的乡愁,今夜它们就会流淌到自己的家乡。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却饱含着诗人的深情厚意,使全诗的画面更加生动、感人至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已日舍舟丰城》是南宋诗人曹彦约的一首描绘江边景色和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5年前后,此时正是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阶段。
曹彦约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地方官吏,了解民间疾苦。他的诗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诗中,他以江水比喻国家命运,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
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主要是金、宋对峙的历史背景。金朝与宋朝之间战争不断,两国边境地区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曹彦约作为南宋的官员,对国家的安危尤为关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希望国家能够强大起来,人民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