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标题包含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徘徊池上昔人非,不为劳生竟自迷。 花下百年缘分满,月明谁听杜鹃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池塘边漫步时,过去的时光已不再,生活虽然辛苦却让人陶醉其中。 花朵盛开处,百年缘分已满,月光皎洁下,谁倾听杜鹃鸟的哀鸣。
去完善
释义
1. "徘徊池上":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池上指池塘边。整句意思是:在池塘边来回走动。 2. "昔人非":昔人指过去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古代的诗人;非指不同。整句意思是:与古代诗人在此创作的诗篇有所不同。 3. "不为劳生":为劳生指为生活而劳累奔波;不为表示不为此事。整句意思是:不因生活的辛劳而感到困惑。 4. "花下百年":花下指花朵之下,这里可以理解为花的寿命;百年指长时间的。整句意思是:花朵的寿命已足够长。 5. "缘分满":缘分是佛教术语,指人与人之间注定的相遇;满指达到极限。整句意思是:人与花的缘分已经达到了极致。 6. "月明谁听杜鹃啼":月明指月光明亮;谁听指有谁听到;杜鹃啼指杜鹃鸟的叫声。整句意思是:在明亮的月光下,有谁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滕王园池时的所思所感。诗中通过对比昔人与今人,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同时,诗人借助于花开花落、明月杜鹃等意象,传递出生命的无常与珍惜当下时光的重要信息。整首诗以景抒情,韵味悠长,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黄裳所作。创作时间是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在这段时间里,黄裳成为了抗金名将李纲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 在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初期,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一方面,金国势力强大,多次南下侵扰;另一方面,南宋内部权力斗争激烈,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执不下。黄裳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密切关注时局变化,渴望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他与李纲志同道合,共同为抵抗金兵侵略而努力。 与此同时,黄裳还是一位热爱山水田园风光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与友人禹弼同游滕王园池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向往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这种情怀既是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裳作为一个诗人在动荡时期的坚韧品质和乐观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