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十九

标题包含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十九
东风依旧起青蘋,不为红梅浣北尘。鼓箧儒生陈玉历,开堂禅子祝金轮。青衣苦效侏离语,红粉欣看回鹘人。他日西湖志风土,故应独少宋遗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绛云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 钱谦益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世扬是一...查看更多
小萌吱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风依然吹起了水面的波纹,它并没有因为红梅花儿而洗去了北边的尘土。书袋子们拿出了自己的学问记录,打开了学堂的大门。那些读书人祝福着生命的宝藏。穿着青色衣服的苦行者努力模仿着异乡人的语言,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则欣然欣赏着他们。如果有一天,西湖的风土人情被记载下来,那应该会很少找到宋朝的遗民吧。
小萌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风”:指春风。 2. “青蘋”:水生植物,这里比喻春天的景象。 3. “红梅”:指梅花。 4. “浣北尘”:洗去北方的尘土,形容梅花的洁白无瑕。 5. “鼓箧儒生”:指读书人。“鼓箧”是古代书院的一种仪式,表示尊敬学者。 6. “陈玉历”:讲述历代的历史。 7. “开堂禅子”:开设讲经的僧人。 8. “祝金轮”: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9. “青衣”:指婢女,这里借指普通百姓。 10. “侏离语”:指难懂的语言,这里指外国语。 11. “红粉”:指美女,这里借指贵族妇女。 12. “回鹘人”:指外国使者。 13. “西湖志风土”:记录西湖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事件。 14. “故应”:应该。 15. “独少”:缺少。 16. “宋遗民”:宋朝灭亡后仍然坚持抗金的遗民。
小萌吱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西湖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首句“东风依旧起青蘋”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历史的延续。接下来的两句“不为红梅浣北尘,鼓箧儒生陈玉历”则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然后的“青衣苦效侏离语,红粉欣看回鹘人”则揭示了社会的风俗和人情。最后的“他日西湖志风土,故应独少宋遗民”则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感慨,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思熟虑和独特见解。
小萌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杂感》是清代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二十首组诗中的第十九首。这组诗大约创作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左右,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已有十年。钱谦益在明末曾是文坛领袖,但在南明弘光朝时却投降清朝,因此在后世评价颇受争议。 在明末清初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朝代更迭等多重剧变。一方面,江南地区仍保留着浓厚的文人传统和繁华的经济文化景象;另一方面,异族统治带来的民族矛盾和局势动荡,使得许多文人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为一位曾身居高位的知识分子,钱谦益深知自己无法摆脱时代的悲剧命运。在这首诗中,他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之情。
小萌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