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八
临分执手语逶迤,白水旌心视此陂。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盘周四角言难罄,局定中心誓不移。趣觐两宫应慰劳,纱灯影里泪先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别时紧紧握着的手在颤抖,看着白水里倒映出那颗诚挚的心。离别让人想起那粒粒红豆,预示着两人终将团聚在一棵梧桐枝头。周围的四角是盘根错节的言难尽,但彼此中心的信念坚定不移。期望着见到皇帝和皇后以表慰问,但是在这微弱的灯光下眼泪已经先落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分:即将分别的时候。
2. 逶迤:形容道路曲折或事物连绵不绝。这里指话多,意犹未尽的样子。
3. 白水:指清澈的水,这里可能暗示清白无瑕的忠诚之心。
4. 旌心:表明心迹。
5. 视此陂:看着眼前这片池塘。陂,池塘。
6. 一别正思红豆子:指离别时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红豆生南国”,表达思念之情。
7. 双栖:比喻夫妻共居。
8. 碧梧枝:绿色的梧桐树枝,这里寓意美好的归宿。
9. 盘周:比喻周围环境。
10. 四角:指四边。
11. 难罄:难以详尽表述。
12. 局定:事情已经确定。
13. 中心:内心。
14. 誓不移:誓言坚定不变。
15. 趣觐:赶快去觐见。
16. 两宫:指皇帝和皇后。
17. 应慰劳:应该得到安慰和犒劳。
18. 纱灯影里:在摇曳的纱灯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通过“白水旌心”和“碧梧枝”等意象,表达出友人间深厚的感情以及别离时的伤感和期望重聚的心情。此外,“盘周四角”和“局定中心”则暗示了诗人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纱灯影里泪先垂”,更是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了离别时刻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堪称抒情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八》是清代著名文人钱谦益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在这个特殊时期,钱谦益经历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历史巨变。他曾是明朝的官员,但在清军入关后,为了保全家族和自己的利益,选择投降清朝。然而,他在内心仍然保持着对明朝的忠诚和对清朝的不满。因此,这组诗既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的深刻反映。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清交替的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个背景下,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这些情感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使得这组诗成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