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其一

标题包含
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其一
陌上花开正掩靡,茸城草绿雉媒肥。狂夫不合堂堂去,小妇翻歌缓缓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绛云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 钱谦益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世扬是一...查看更多
喵萌
去完善

译文
田间小路上的花朵正在绽放,茂盛的城市草地滋养着美丽的鸟。那个狂放不羁的男子应该不会随便离去,而他的女人则在慢慢地唱着歌回家。
喵萌
去完善
释义
《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其一》钱谦益 注释: 1. 陌上花:即“陌上花开”,本指春日田野上花朵盛开的美景。这里作为词牌名。 2. 乐府: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后来指一种诗歌体裁。 3. 东坡: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4. 吴越王妃:指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的妻子庄穆夫人。钱镠是浙江临安人,在位期间曾派人给妻子送去一封书信,其中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为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慢慢回来。 5. 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宋代时为南宋的都城,名为临安府。 6. 茸城:上海松江的古称。 7. 雉媒:指猎人的助手,协助捕猎野鸡等鸟类的动物。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寻找合适伴侣的心情。 8. 狂夫:指不拘小节的人,这里作者自喻。 9. 小妇:指年轻的女子,这里指吴越王妃庄穆夫人。 10. 翻歌:反复歌唱,这里表示歌词的意思被翻唱出来。
喵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陌上花乐府》借用了东坡的典故,描述了吴越王妃的故事。诗歌的前两句“陌上花开正掩靡,茸城草绿雉媒肥”描绘了田野间的花朵盛开、草色青青的美景,同时也为后面的人物故事铺垫了背景。 接下来的诗句“狂夫不合堂堂去,小妇翻歌缓缓归”,则以吴越王妃的故事为主线。这里的“狂夫”指代的是吴越王,他因公务离开了美丽的家园;“小妇”则指的是王妃,她在家中慢慢等待丈夫归来。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离别的感慨。
喵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陌上花乐府》是清代著名文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初年,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644年至1661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钱谦益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沧桑巨变,他曾任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后降清,又因受牵连入狱。尽管他的人生经历丰富,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并努力通过文学创作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 在诗中,钱谦益借用了苏东坡对吴越王妃的描述,结合自己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途中所见所闻,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此时正值明清易代之际,江南地区历经战乱,民生凋敝。钱谦益身处其中,对国家的衰亡、民族的苦难感同身受,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在明朝末年,士大夫阶层普遍追求声色犬马,金钱至上,这使钱谦益深感痛心。他认为,这种风气是导致国家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他在诗中提醒人们要警惕这种堕落的风气,努力恢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喵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