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其四

标题包含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其四
撼户秋声剥啄棋,惊心局外转伤悲。每于典籍论终古,只道乾坤似昔时。已破关河惆怅在,未招魂魄却回迟。长明灯上诸天近,时有空音答仰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绛云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 钱谦益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世扬是一...查看更多
克拉拉Clara
去完善

译文
震动门扉的秋天的声音就像剥啄棋子的声响,让人激动不已,但在这游戏之外却又充满了悲伤。我们总是在古籍中探讨永恒的话题,认为天地之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尽管我们已经突破了无数的障碍,但仍然感到沮丧。那些尚未被招回的魂魄,总让人感到期待和无奈。点燃的长明灯使天空看起来更近了,偶尔还会传来空虚的声音,回应着我们的仰望和思考。
克拉拉Clara
去完善
释义
1. 阳月:农历十月的别称。 2. 拂水:今江苏苏州西南的拂水山房,是明代文士陈元素的名园。这里也是钱谦益祖坟所在地。 3. 秋兴:即秋日感怀之意。 4. 庚子:公元1660年,明末清初。 5. 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击声。 6. 终古:自古以来。 7. 关河:关卡和河流,常用来指代国家疆土。 8. 空音:佛家语,指天空中的声音。 9. 仰思:敬仰思考。
克拉拉Clara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其四》是清代著名文人钱谦益的作品。“撼户秋声剥啄棋,惊心局外转伤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世事的忧心,通过秋天萧瑟的景象,描绘出内心的波澜。“每于典籍论终古,只道乾坤似昔时”则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沉的历史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已破关河惆怅在,未招魂魄却回迟”则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逝去的怀念。最后的两句“长明灯上诸天近,时有空音答仰思”则以神秘而深邃的氛围展现诗人对于人生终极问题的探寻与思考。
克拉拉Clar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其四》是明代著名文人钱谦益创作的一组古诗中的一首。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640年,正值明朝末年。当时,钱谦益虽然已经辞官回乡,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 在这一年里,钱谦益的生活并不平静。他的家庭遭遇了一些变故,他的妻子柳如是因病去世,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而,他并没有被悲痛击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 在这个时期,明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有清军入侵,内有农民起义。国家的政治腐败,民生困苦。面对这样的形势,钱谦益忧心忡忡,他希望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出一份力,为民族尽一份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谦益创作了这组《后秋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民族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这组诗不仅体现了钱谦益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氛围和人民心声。
克拉拉Clar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