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之一

标题包含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之一
龙虎新军旧羽林,八公草木气森森。 楼船荡日三江涌,石马嘶风九域阴。 扫穴金陵还地肺,埋胡紫塞慰天心。 长干女唱平辽曲,万户秋声息捣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绛云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 钱谦益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世扬是一...查看更多
ghfang
去完善

译文
在新组建的军队中,有曾经的勇士们,他们的威风气度仍存。楼船在江面上荡漾,石马在风中嘶鸣。扫除金銮殿下的贼寇,收复失地以慰藉国家的心。当地的女子歌唱着胜利的歌曲,秋天的声音渐渐消失在捣衣声中。
ghfang
去完善
释义
1. 金陵:南京的别称。2. 龙虎新军:指明王朝开国时期的精锐部队。3. 羽林:古代禁卫军的称谓。4. 八公:传说中的八个仙人,这里指代明初的开国功臣。5. 楼船:大型战船。6. 石马:古代墓碑上的石刻马匹,这里象征皇家的威严。7. 紫塞:长城,这里指边疆地区。8. 平辽曲:古代流传下来的军事战歌。9. 捣砧:古代妇女捣衣时的声音,表示秋季的到来。
ghfang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金陵的壮丽景象和民族英雄的豪情壮志。首句中的“龙虎新军”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八公草木”则暗示着地方文化的发展。接着,诗人通过“楼船荡日三江涌,石马嘶风九域阴”两句展现了金陵壮丽的自然景观。第三联中,“扫穴金陵还地肺,埋胡紫塞慰天心”表现了国家战胜外敌,收复失地的决心与豪情。最后一句中的“长干女唱平辽曲,万户秋声息捣砧”则表达了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期盼和对国家胜利的欢庆。全诗充满了浓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的期许。
ghfa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之一》是清代诗人钱谦益的一首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钱谦益时年68岁。这一年对他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他的家庭、事业以及国家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一年之前,钱谦益曾是明朝内阁大学士,但在南明弘光朝覆灭后,他投降清朝,成为一名失意的贰臣。他在京城的日子并不如意,生活孤寂而压抑。与此同时,他的家乡江南地区正在遭受战乱和瘟疫的侵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钱谦益以诗为寄托,借描述南京秋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用“草堂韵”的形式,将诗的每一首都设定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使整组诗具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通过描绘秋日的落叶、萧条的河洲、失意的文人等景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境和生活状态。
ghfa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