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其二
陌上花开燕子飞,柳条初扑曲尘衣。请看石镜明明在,忍撇妆台缓缓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田间小路上花儿盛开,燕子自由飞翔,柳树枝条轻拂如尘衣。请看到那明亮的石镜,让人如何忍心撇下梳妆台慢慢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陌上花:又称野蔷薇花,指自然生长于田间小路的花朵。
2.乐府:古代一种诗歌体裁,用于描写特定场景和情感。
3.东坡:指北宋著名文人苏轼,他作有《陌上花·钱塘江山好》。
4.吴越王妃:指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王妃孙氏,又称钱王妃。她贤淑多才,曾劝丈夫留民心,传为佳话。
5.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6.石镜:杭州天竺山有一巨石,平滑如镜,相传秦始皇欲逐镜求仙,故名石镜。
7.曲尘衣:古人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之一,比喻柳条嫩绿的美丽景色。
8.妆台:古代女子梳妆用的桌子。

去完善
赏析
《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其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陌上花开”意味着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燕子飞舞则是春天气息的生动写照,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诗人通过对燕子飞舞和柳条新生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紧接着,诗人用“石镜”和“妆台”两个意象来表达对时光的感慨。石镜代表着时间的永恒,而妆台则暗示着人生短暂。尽管时光荏苒,但诗人仍然留恋春天,希望时间能够放慢脚步,让人们能够在美好的春光里尽情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留恋。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将这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其二》是清代诗人钱谦益在游览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有感于苏轼的《陌上花乐府》,并根据吴越王妃的历史故事进行创作的诗词作品。
创作于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此时的钱谦益已年逾古稀,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他原为明朝进士,曾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等职,后因李自成攻破北京,南明灭亡,钱谦益投降清朝,但仍保留他的官职。这首诗词或许是在钱谦益游历临安期间,感叹历史沧桑,同时对人生际遇有所反思。
在这一时期,正值明清交替,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诗人用吴越王妃的故事,来映射现实中人们面对国仇家恨时的无奈。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揭示了朝代更替中的沧桑与变迁,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