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二十

标题包含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二十
罨画西湖面目非,峰峦侧堕水争飞。云庄历乱荷花尽,月地倾颓桂子稀。莺断曲裳思旧树,鹤髡丹顶悔初衣。今愁古恨谁消得,只合腾腾放棹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绛云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 钱谦益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世扬是一...查看更多
Oum_Moussa
去完善

译文
如诗如画般的西湖已经不复存在,山峰与水面互相映衬。杂乱的云庄荷花凋谢,月亮下桂花零落稀疏。失去歌声的黄莺想念往日的树木,秃头的仙鹤后悔曾经的红顶羽毛。现今的忧愁和古代的遗憾谁能消除?只有驾着小舟缓缓归来。
Oum_Moussa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罨画:指绘画或彩色的意思。 2. 西湖: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湖泊,以其美丽的风景和文化意义而著名。 3. 面目非:面貌已改变的意思。 4. 峰峦:山峰和山峦。 5. 侧堕:倾斜掉落。 6. 水争飞: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 7. 云庄:可能指的是杭州的一处地方。 8. 历乱:杂乱无序。 9. 桂花:指木犀科植物桂花的花。 10. 月地:月光照耀下的地面。 11. 莺断曲裳:比喻春天的结束。 12. 思旧树:思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13. 鹤髡丹顶:比喻年华老去。 14. 悔初衣:后悔年轻时的选择。 15. 今愁古恨:现在的忧虑和古代的痛苦。 16. 消得:能够消除。 17. 腾腾:形容闲散的样子。 18. 放棹归:划船回去。
Oum_Moussa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与变化,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罨画西湖面目非”便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美景不复存在的遗憾。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峰峦侧堕、水争飞、荷花尽、桂子稀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时移世易的主题。然后,诗人以莺断曲裳、鹤髡丹顶的例子来暗示人应珍惜当下,不要被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最后,诗人认为只有放下心中的忧愁,才能更好地欣赏眼前的风景,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Oum_Mouss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二十是由明代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明末清初,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钱谦益经历了从明朝官员到清朝官员的身份转变,他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然保持着繁荣的景象。西湖作为江南名胜之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钱谦益在这里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记录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首《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二十中,钱谦益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景象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关爱。
Oum_Mouss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