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三
北斗垣墙暗赤晖,谁占朱鸟一星微?破除服珥装罗汉,减损齑盐饷佽飞。娘子绣旗营垒倒,将军铁槊鼓音违。须眉男子皆臣子,秦越何人视瘠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北斗七星排列成墙,映照出暗淡的红光,谁能发现其中微小的朱鸟星呢?打破华丽的服饰和耳环来装扮罗汉,减少胡椒盐和酒食以招待佽飞。妻子绣旗的军营倒下,将军的铁槊鼓声不合。须眉男子都是臣子,秦国和越国的人民为何看待瘦弱和肥胖呢。

去完善
释义
1. 北斗垣墙:指北斗七星的排列形状,这里借指朝廷。垣墙,城墙。
2. 暗赤晖:天色昏暗,没有阳光。赤晖,太阳的光辉。
3. 谁占朱鸟一星微:朱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这里指的是一个官员。一星微,微小的星星,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4. 破除服珥装罗汉:服珥,衣物首饰,这里指的是日常用品。装罗汉,指打扮成罗汉的样子,这里指的是剃发为僧。
5. 减损齑盐饷佽飞:齑盐,切碎的咸菜,这里指的是简单的生活。佽飞,古代楚国的勇士,这里指的是抗清将士。
6. 娘子绣旗营垒倒:娘子,古代对妇女的尊称。绣旗,绣有图案的旗帜。营垒倒,军营被攻破。
7. 将军铁槊鼓音违:将军,军队的统帅。铁槊,铁制的矛,这里指兵器。鼓音违,战鼓声停止,形容战斗结束。
8. 须眉男子皆臣子:须眉,胡须和眉毛,这里指成年男子。臣子,臣民,这里指国家的百姓。
9. 秦越何人视瘠肥:秦越,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秦国以富强著称,越国以贫穷闻名。瘠肥,瘦弱和肥胖,这里指贫富差距。

去完善
赏析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三》是钱谦益在面临困境时,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表达出的深沉忧虑与悲凉。诗中,诗人借助天文景象“北斗垣墙暗赤晖”以及历史典故,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形象。 “北斗垣墙暗赤晖”一句,暗示了当权者昏庸无能,犹如天上星辰失去了光辉;“谁占朱鸟一星微”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局势的忧虑,并希冀能有人力挽狂澜。
接下来的诗句“破除服珥装罗汉,减损齑盐饷佽飞”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呼吁统治者关心民生。“娘子绣旗营垒倒,将军铁槊鼓音违”描述了战乱之中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须眉男子皆臣子,秦越何人视瘠肥”指出,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职责,不应因贫富差距而产生偏见。
此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也体现了钱谦益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学者,关注时政、勇于担当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三》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清朝顺治年间,具体时间是在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八月初十日。
在那个时候,钱谦益刚刚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前一年,他因为暗中支持南明政权而被清廷逮捕入狱,虽然最终被释放,但身心俱疲。这一年八月,他为了躲避追捕,不得不与家人分离,乘着一叶扁舟在夜色中渡过江河,离群索居。
此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朝代更迭之际,山河破碎,民生疾苦。清朝统治者对前朝文人采取了高压政策,使得知识分子人人自危。在这样的背景下,钱谦益借诗抒情,表达了自己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