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 其一
八桂盘根珠树林,蜒烟蛮雨助萧森。天高星纪连环卫,日入神光起烛阴。交胫百夷齐举踵,贯胸万国总倾心。辛勤争似三桑女,欧尽机丝应捣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八桂之地,有片繁茂的珠子树林,烟雾弥漫、细雨霏霏,更显得景色萧瑟而富有生机。夜幕降临,星空灿烂,如同群星环绕着银河。太阳落山,神秘的光辉从烛阴升起。这里的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为这片土地献出真诚的心意。相比之下,辛勤劳动的人们不如那位三桑女神,她耗尽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让人们在困难面前坚持到底。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复杂的人文景象,以及古人对辛勤劳动的敬仰。“八桂盘根珠树林”写广西桂林的奇特地形和繁茂的植物;“蜒烟蛮雨助萧森”暗示着越南等异国风情中复杂的景象。
“天高星纪连环卫”表示天空高远,星星闪耀,寓意人们心中的理想和希望。“日入神光起烛阴”象征着太阳从地平线落下时散发出的神秘光芒。
诗人又以交趾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了一幅生动的世界画面,体现了他们的心中之愿——期望各国人民能够像织布者一样,共同致力于建设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末清初,江南水乡之地苏州,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钱谦益在府邸之中独自赏月,窗外秋风萧瑟,月光如水洒满庭院,这一刻他心情激荡,挥笔写下了《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 其一》:“海雨洗秋屏,江亭景物冷青荧。烛龙衔耀无端照,狼燧穿云特地晴。汉苑乱离馀菽水,商岩沦落有藜羹。触筹傥有明光召,黄绮奚嫌几两轻?”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色的苍凉和作者的忧虑,反映了晚明动乱的历史背景。
当时正值明清交替时期,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四起,异族入侵,导致国土分裂,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在这历史动荡之际,钱谦益曾任明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要职,但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充分实现。面对家国之殇,他时常怀忧国忧民之情,故作此诗。
这首诗以汉代历史上的故事寓意现实情景,暗喻自己在国家混乱时局中的孤独无奈。如"烛龙衔耀无端照"一句,借烛龙在天边闪烁的光芒,喻指民间战火纷飞,而"狼燧穿云特地晴"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战乱的忧虑之情。诗人渴望能像商朝末年的贤臣傅说那样被君王召见,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解难,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