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毕将叔韵寄寿阳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次毕将叔韵寄寿阳三首 其一
抚枕得滂湃,开轩延翠微。 乃翁故时客,何许更言归。 有兴添书滴,无心傍钓矶。 惟应一大事,策杖到禅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抚枕头,感觉像是汹涌的海浪,推开窗户,引入青山翠绿的景色。这是您老在世时常来的地方,怎会还想回到其他的地方呢?兴致来时,就挥毫泼墨书写诗歌,无心之时便倚靠在江边垂钓。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拿起拐杖,走进禅寺去求问佛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滂湃:形容水流浩大,此处指心神激荡的样子。 2. 翠微:青翠的山色,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3. 乃翁:祖父或父亲的意思,这里指作者的父亲。 4. 何许:哪里,什么地方。 5. 书滴:古代书写用的墨水滴。 6. 钓矶:钓鱼的石头,这里指钓鱼的地方。 7. 大事:重要的事,这里指求取佛法的事。 8. 禅扉:禅宗寺庙的大门,这里指寺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跂写给寿阳一位朋友的三首诗歌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抚枕得滂湃,开轩延翠微”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澎湃情感和开阔视野,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乃翁故时客,何许更言归”则是对朋友的怀念,表达出对昔日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牵挂。 接下来的诗句“有兴添书滴,无心傍钓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即使遇到挫折和挑战,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最后两句“惟应一大事,策杖到禅扉”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度思考,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豁达。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毕将叔韵寄寿阳三首 其一》刘跂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在这段时间里,刘跂的个人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他早年游学四方,广泛结交文友,曾在宫廷担任著作佐郎等职务,后因故被贬官,回乡闭门读书。这段人生波折的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这也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源泉。 在这个时代,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一方面,文人墨客云集,文化氛围浓厚;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尖锐,战乱不断。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刘跂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诗中,他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 总的来说,《次毕将叔韵寄寿阳三首 其一》这首古诗是在北宋时期,刘跂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对家乡、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厚意,也表现出了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