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辽作十四首 其七
北岭能扪斗,南冈欲摘星。
旧闻空耳满,异域得身经。
好筑嫖姚冢,仍刊车骑铭。
莫言天作限,关路有松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岭能触到北斗七星,南冈可以摘下星辰。
古人的传说已布满双耳,我在异域亲自经历。
为英勇的将军筑起坟墓,记载着他的战功。
别说大自然是屏障,在山路旁边还有松亭供人歇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北岭:即指北方的山岭。
2. 南冈:南方的山冈。
3. 扪斗:摸着北斗七星。
4. 摘星:形容离星星很近,似乎伸手可及。
5. 旧闻:指古代的故事或传说。
6. 空耳满:耳边充满了空话。
7. 异域:不同的地方,这里指外国。
8. 筑:建造坟墓。
9. 嫖姚:指西汉名将霍去病。
10. 车骑:指汉代名将卫青。
11. 天作限:自然形成的界线。
12. 关路:关卡道路。
13. 松亭:松树下的凉亭,借指休息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使辽作十四首 其七》,是刘跂在出使辽国时所作的系列作品之一。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辽国北岭和南冈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北岭能扪斗,南冈欲摘星”,这两句诗生动地描述了北岭和南冈的雄浑景象,暗示出辽国疆域的辽阔。“扪斗”和“摘星”两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山势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旧闻空耳满,异域得身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亲身经历了祖国之外的土地,感受到与传说中所听所见大有不同的新鲜体验。
“好筑嫖姚冢,仍刊车骑铭”,这句诗意指应效仿古代名将马援,在异域建立功业,将自己的事迹镌刻于后世。
最后两句:“莫言天作限,关路有松亭”,意思是虽然天地相隔,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便能克服一切困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自己立志在异乡建功立业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使辽作十四首 其七》是北宋诗人刘跂在公元1045年左右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是他在出使辽国期间所写,展现了作者在当时的政治立场和文化素养。
在这个时期,北宋与辽国的政治局势紧张,双方军事摩擦不断。作为北宋的官员,刘跂肩负着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重任。此次出使辽国,他不仅需要处理外交事务,还要关注民间的生活状况。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社会责任感。
刘跂在诗中描绘了辽国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这些描绘既是对辽国文化习俗的真实记录,也是他对北宋文化的一种反思。通过对辽国的观察,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北宋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此外,刘跂还是一位关注民生疾苦的社会活动家。在出使辽国期间,他深入了解辽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对两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感到痛心。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