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溪次韵九首 其六

标题包含
西溪次韵九首 其六
洞庭明月下,天地一冰壶。 怳对瑶池雪,惊逢甓社珠。 穷乡悲百粤,胜槩忆三吴。 谁作稽山伴,秋风入镜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在洞庭湖面,整个空间就像一只明亮的冰壶。 遥远的天边仿佛是仙境般的瑶池雪地,又似是人间巧夺天工的宝珠璀璨。 这个破败的乡村让人不禁联想到那遥远的百越之地,而那里的美景却是难以忘怀的三吴胜景。 有谁愿意与我一同成为稽山的好伙伴,让我们一同品味秋日的微风轻拂、湖水波澜。
去完善
释义
1. 洞庭:这里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2. 明月:明亮的月亮。 3. 冰壶:比喻清洁光明的心地,也用来形容月色的明亮。 4. 怳:恍然,突然感到。 5. 瑶池:古代神话传说中西方王母娘娘的住所。 6. 甓社:古地名,今江苏兴化。 7. 百粤:泛指百越之地,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 8. 胜槩:风景优美的地方。 9. 三吴:指的是长江下游的苏州、常州、湖州一带。 10. 稽山:浙江会稽山的别称。 11. 镜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湖泊,以湖面如镜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西溪次韵九首 其六》是宋代诗人刘跂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洞庭的月光下,天地间如同一个晶莹剔透的冰壶。诗人恍然如同面对瑶池仙境中的白雪,又惊讶地邂逅了甓社湖的珍珠。在贫穷的乡村,人们为百粤地区的悲剧而悲伤;而在优美的景色中,诗人想起了三吴地区的名胜。谁愿意成为稽山的伴侣,共同领略秋风萧瑟中的镜湖美景呢?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溪次韵九首 其六》是宋代诗人刘跂所作的一组诗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氛围较为宽松,文人墨客们得以在文学创作上大展拳脚。 刘跂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生活中既有对国家的忠诚和理想,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重用,这使得他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诗歌创作,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为北宋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跂创作了这组《西溪次韵九首》。通过对西溪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际遇的感慨。这首《西溪次韵九首 其六》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