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赞天童觉和尚

标题包含
赞天童觉和尚
乌顶雪眉,云踪鹤态。 貌出正偏,见非向背。 芙蓉月照兮太白峰高,丹凤翔空兮琼林玉碎。 觌面分明,两彩一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顶雪眉:黑色的头顶和白色的眉毛。 云踪鹤态:像云一样飘忽不定,像仙鹤一样姿态优雅。 貌出正偏:无论正面还是侧面,外貌都出众。 见非向背:看到的不仅仅是它的外表,还有它的内在品质。 芙蓉月照:月光照耀下的芙蓉花。 太白峰高:太白山的高峰。 丹凤翔空:翱翔在天空中的凤凰。 琼林玉碎:琼林玉指的美玉被摔碎了。 觌面分明:指事物真实面目一目了然。 两彩一赛:两种颜色相映成趣,形成鲜明对比。
去完善
释义
乌顶:指黑色僧帽。 雪眉:眉毛如雪,喻年岁已高。 云踪:行踪如同云一样飘忽不定。 鹤态:仙鹤的姿态,这里用以比喻天童觉的仪态。 正偏:指正统与非正统的两派。 向背:意向或态度倾向。 芙蓉:即荷花。 太白峰:即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的秦岭山脉主峰,是秦岭的最高峰,海拔3767米。 丹凤:传说中的神鸟凤凰。 琼林:美丽的树林。 两彩一赛:两个比喻同时使用,以展示天童觉的高尚品质与卓越成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浓郁的意象描绘了天童觉和尚的风采和境界。首先,“乌顶雪眉,云踪鹤态”展示了他的外貌特征:黑色的头顶、白色的眉毛,宛如云中的鹤一样飘逸。接着,“貌出正偏,见非向背”体现了他无论外表还是内心都表现出正直不偏的特质。在诗的后两句中,作者以自然景色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天童觉和尚的品质和境界:“芙蓉月照兮太白峰高,丹凤翔空兮琼林玉碎。”这里,“太白峰高”象征着他崇高的品质和品行,“琼林玉碎”则表达了他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成就。最后,“觌面分明,两彩一赛”强调了他面对世事的态度:坦然面对,黑白分明,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风采。整首诗通过丰富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赞美了天童觉和尚高尚的品质和超凡的禅定修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赞天童觉和尚》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当时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 在这一年里,陆游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四川重庆府万州,担任管界巡检的闲职。期间,他结识了天童寺的住持觉和尚,两人在谈论佛法时,陆游深受启发,因此写下了这首赞美诗。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严重,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陆游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文人,他忧国忧民,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重用,为国家分忧解难。然而,由于政见不合,他屡遭排挤,晚年生活颇为坎坷。在这种情况下,他与觉和尚的相识相交,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倾诉和排遣内心苦闷的途径。 这首诗歌颂了觉和尚的高尚品质,表达了陆游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人生、对佛法的独特感悟。他以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安慰自己那颗破碎的心灵,寻求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