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杂兴十首 其九
佳节无人共一尊,荧荧灯火雨昏昏。
凭谁与唤烟霞伴,直上罗浮看上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美好的节日里,我却无法与他人一同举杯庆祝。在这细雨蒙蒙的夜晚,我只能看着那微弱的灯光。谁能陪伴我去欣赏那如烟的景色呢?我们直接登上罗浮山,共同欣赏上元的美景吧!
去完善
释义
1. 佳节:这里指正月十五元宵节。
2. 一尊:一杯酒。
3. 荧荧灯火:灯光微弱。
4.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
5.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东江北岸,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的第四十四福地。这里是诗人的设想之地,诗人想在此地欣赏元宵美景。
去完善
赏析
《新年杂兴十首 其九》是一首描绘新年景象的诗歌。诗人通过对佳节时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以"佳节无人共一尊"开篇,点明了诗人独自在佳节时的处境。接着,通过"荧荧灯火雨昏昏"的描绘,展现了节日气氛中的萧瑟景象,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更加突显。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以及共同欣赏美好景色的愿望。"凭谁与唤烟霞伴"中的"烟霞伴"象征着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伙伴,这些人在诗人眼中具有超脱世俗、飘逸如仙的气质。诗人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伙伴,一同游览美景。最后,“直上罗浮看上元”中的“罗浮”是罗浮山,位于广东,上元即元宵节,这里用罗浮山上元的美丽景色作为诗人心中美好世界的象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传达了诗人对孤独心境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形成了诗歌的独特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年杂兴十首 其九》是南宋诗人李光于公元1195年所作。这一年是南宋光宗绍熙五年,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九年。
在这期间,李光担任湖广总领一职,主管湖南、湖北等地的财政事务。然而,当时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李光因直言不讳地批评权臣韩侂胄而被罢官,并被逐出朝廷,流放到建宁府(今福建建瓯)。这使得他在新的一年里,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忧虑。
在时代背景下,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南方政权相对稳定。然而,这种稳定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一方面是由于政治腐败导致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光作为一名正直的官员,对于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同时也对自身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