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四
月临花径影交加,花自芳菲月自华。
爱月迟眠花尚吐,看花起早月方斜。
长空影动花迎月,深院人归月伴花。
羡却人间花月意,捻花玩月醉留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在花间,影子交错重叠,花儿散发着芬芳,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人们欣赏着月光,迟迟不愿离去,花儿在月色中依然绽放;早早起来赏花,太阳刚刚升起,月亮逐渐倾斜。
夜空中的月亮伴随着花朵的影子舞动,院子里的人们归来时,月亮依旧陪伴着花儿。
世人羡慕这种花好月圆的意境,拿起花儿欣赏月亮,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里。

去完善
释义
1. 临:靠近;到达
2. 交加:相互交错
3. 芳菲:花草的香气;花卉
4. 华:光彩
5. 迟眠:晚起
6. 吐:开花
7. 起早:早起
8. 方:才
9. 斜:倾斜
10. 长空:辽阔的天空
11. 影动:影子摇动
12. 花迎月:花儿迎着月亮开放
13. 深院:幽深的院子
14. 人归:人们归来
15. 伴花:陪伴着花儿
16. 羡却:羡慕
17. 捻花:拈花
18. 留霞:留下晚霞的影子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花月为主题,巧妙地运用拟人、对照等手法,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花月画卷。诗人通过对“月临花径”、“花自芳菲”、“爱月迟眠”、“看花起早”、“长空影动”、“深院人归”等情景的描绘,营造出浓郁的诗情画意,使人仿佛置身于花好月圆的美景之中。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人们对于花月的欣赏和喜爱之情,以及借花赏月、陶醉于美好时光的愿望。整首诗节奏轻快,意象鲜明,给人以愉悦的美感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四》是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嘉靖年间(约公元1521-1567年)。在这个时期,唐寅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曾历任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这段时间他的作品以抒发性情、讽刺时政为主。
在明朝嘉靖年间,国家局势较为稳定,但民间疾苦依然存在。一方面,朝廷对科举制度有所改革,文人志士积极入世,期望为国家效力;另一方面,宦官专权、官场腐败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寅通过创作诗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因此,在这首《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四》中,唐寅通过对花月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