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祖上人
祖祖相传直至今,天高地迥少知音。
到家人问相传事,但道真鍮不博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祖祖:指世代传颂的禅宗五祖(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
2. 相传:这里指禅宗祖师的教法传承。
3. 天高地迥:形容天地广阔无边,比喻路途遥远。
4. 知音:指能理解并接受禅宗教义的人。
5. 到家:指达到禅悟的境界。
6. 人问:询问关于禅宗的故事或道理。
7. 但道:只是说,表示强调。
8. 真鍮(tōu):金属元素,质量优于黄铜,但低于黄金。这里用来比喻禅宗的教法虽然价值非凡,但不追求物质利益的虚名。
去完善
赏析
《送祖上人》是宋朝僧人释法薰的一首送别诗。诗中“祖祖相传直至今,天高地迥少知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传承的感叹。祖祖相传指的是禅宗的祖师们代代相传的教义,这里的“直至今”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距离禅宗的起源已经相当久远。然而,尽管禅宗传承已久,但由于其深刻的内涵和超脱的气质,能够理解并领悟其真谛的人仍然是少之又少,所以才会有“天高地迥少知音”的感慨。
而“到家人问相传事,但道真鍮不博金”则是对这种不理解的无奈表达。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来到禅寺的人们,当他们问起禅师们所传承的事务时,禅师们只会告诉他们:真正的价值并非是用金钱衡量的。这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世俗之人只看重物质利益,而无法理解禅宗的深奥精神内涵。同时,这也表现出诗人的超脱态度,对于那些不理解禅宗的人,诗人并不试图去改变他们的观念,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祖上人》是宋代诗人释法薰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也就是宋朝初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佛教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法薰作为一位僧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法薰正身处一个寺院之中,可能是在一次寺院的集会上与祖上人会面。祖上人可能是他的一位挚友或者前辈,即将离开这个寺院前往其他地方修行。为了表达对祖上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释法薰写下了这首《送祖上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