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云密布,天气阴沉,我乘坐一叶小舟,兴致勃勃地离开江边。
穿越千山万壑,越过溪流深处,波涛渐渐平息,樵夫的风吹起了火光。
还能听到商人和旅客的呼唤声。
船帆高高扬起,乘风破浪,轻盈地驶过南边的码头。
远远望去,酒旗闪烁,一片烟村,几行霜树。
夕阳已落,渔夫敲打着渔网回家。
败落的荷花,枯萎的杨树,遮挡了岸边三三两两的游女,她们在河边洗衣。
她们看到行人,害羞地相互交谈。
想到这里,我想起了曾经的美好时光,如同飘荡在水面上的浮萍,无法停留。
感叹未来的约定,究竟何时能实现?心中充满了悲伤,只因岁月已晚,归期受阻。
泪水凝滞,遥望遥远的京城道路。
远去的鸿雁,声音越来越遥远,天空已经昏暗。
去完善
释义
1. 冻云:寒冷的云层。
2. 江渚:河流中的小洲。
3. 万壑千岩:形容地形复杂曲折。万壑和千岩都是形容山间的沟壑和山峰之多。
4. 樵风:指顺风。
5. 画鹢:指船头雕刻的鸟形装饰。
6. 酒旆:指酒旗,指示酒家。
7. 烟村:指烟雾笼罩的村庄。
8. 霜树:指落叶树木。
9. 榔:指捕鱼用的敲击声。
10. 浣沙游女:指在河边洗衣的女郎。
11. 避行客:指女子害羞地避开路过的客人。
12. 神京路:指通往京城的道路。
13. 断鸿:指离群的鸿雁,比喻离别的痛苦。
去完善
赏析
《夜半乐》是唐代著名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人文景象。在这首词中,柳永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夜半时分江边的宁静与热闹,以及人们在此时的情感波动。
词的开篇,柳永以“冻云黯淡天气”描绘了夜晚阴沉的天空,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他描绘了自己乘坐一叶扁舟,离开江边滩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一句中,柳永巧妙地运用了山水意象,展现了词人穿越山川的勇敢与执着。
随后,柳永通过“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描绘了夜晚江面的宁静与波澜,以及风吹过树林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在这里,柳永运用了对仗和拟人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在“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一句中,柳永描绘了船帆高扬,轻盈地驶过南浦的景象,表现了词人对航行的好奇与期待。同时,这里的“翩翩”一词,既描绘了船行的轻盈,也暗示了词人心灵的轻盈,使得整首词在宁静中透露出一丝轻松与愉悦。
接下来,柳永描绘了岸边的美景,如“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而在“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一句中,柳永通过描绘渔人收工归家的场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爱与尊重。
在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人文景象之后,柳永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他通过“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一句,描绘了夜晚江边的人们,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这里的“败荷零落,衰杨掩映”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而“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则表现了夜晚江边的热闹与繁华,以及人们在此时的快乐与满足。
最后,柳永通过“避行客、含羞笑相语”一句,描绘了人们在夜晚的江边相遇时,彼此间的羞涩与欢乐。这里的“避行客”既表现了人们对陌生人的回避,也暗示了词人在此处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夜半乐》,柳永通过对夜晚江边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夜晚的情感波动与生活状态。在优美的词句和丰富的意象中,我们看到了柳永对生活的热爱与关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这首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半乐》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一首长调词,创作于公元990年至1050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柳永经历了科举失利、仕途坎坷的人生际遇,这使得他更加关注民间生活,尤其是城市中的青楼女子。因此,他的词作充满了对市井生活的描绘和对女性的同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经济繁荣,城市文化发展迅速,市民阶层逐渐崛起。这使得柳永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社会阶层的人物,尤其是青楼女子。她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激发了柳永的灵感,使他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女性生活和情感的词作。
此外,柳永的词风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推崇,他们欣赏柳永的才情横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由于柳永的词作内容涉及风月场所,也引起了部分人的非议。尽管如此,柳永的词作在当时依然广受欢迎,成为了宋代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