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松

标题包含
咏松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立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云雾缭绕的山巅之间,半靠着悬崖峭壁,独自屹立在风霜之中,亭亭玉立。唯一有些许烦恼的事,就是在秦朝时曾经担任过大夫一职,因为这段历史而让人有所非议。
去完善
释义
1. 岩岫:山洞或峰峦的意思。 2. 亭亭:直立的样子。 3. 耐岁寒:意为忍受严寒的侵袭。 4. 一事:这里指的是松树的形态特征。 5. 清节:高尚的品质。 6. 秦时:指秦始皇时期。 7. 大夫官:这里是松树在秦朝被看作是古代高级官员的象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首句“半依岩岫倚云端”描述了松树扎根于岩石之上,傲然挺立于云端之中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次句“独立亭亭耐岁寒”进一步强调松树在寒冷的冬天依然挺拔独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严酷的环境中坚守信念、不妥协的品质。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这两句则是通过对松树历史事迹的回顾,赞美松树虽然曾经在秦朝时期担任过官员,但仍然保持了清廉正直的品质,以松树象征那些始终坚守正义、廉洁奉公的人。这首诗借咏松树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中不良现象的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松》是唐朝著名诗人李訦创作的一首赞美松树品格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42年至858年之间,正值唐宣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李訦因才学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先后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 在李訦生活的时代,唐朝已经走过了辉煌的巅峰,进入了一个相对衰落的时期。然而,他仍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文化的热爱,积极投入到政治和文化事业中。他关心民生疾苦,敢于直言谏言,因此受到了同僚和百姓的敬仰。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訦创作了这首《咏松》。通过赞美松树的品质,如刚直挺拔、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等,来表达对国家忠诚、对百姓关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寄托了他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身处困境时仍然坚定信念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