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标题包含
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西北方的戍楼上远望皇城,夏天越往南行,山岭和大海愈发遥远。宫殿楼阁中的凉爽感觉随着梅子浦的雨点而来,葵花和柳树的红色在锦江的晚霞中相映成趣。受到侮辱的烽火台仿佛心如止水,而风云变幻不过眼云。犀牛角照亮了湖面的莲花,驱散了暗处的幽灵;龙泉宝剑放射出虚空之气。红色的飞鸟与黑色的马儿流淌着汗水,绿色的柳树下金色的黄鹂沐浴着绿意。在石头上磨砺兵器,沉浮于江水边采摘瓜果桃李。蕙兰花、荷草织成的衣物,芳香扑鼻,抵御炎热。挥斧砍伐树林驱逐虎豹,设网捕鱼虾。没有耕种的土地,阴暗的角落却有武装潜伏。夜晚需紧闭大门防范匪徒,即便到了深夜还要执行警戒任务。
去完善
释义
《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陈元光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注释】1. 戍楼:古代边防驻军的瞭望楼。2. 皇家:指朝廷。3. 夏永:夏天的时间。4.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一带。5. 赊:遥远。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注释】1. 殿阁:宫殿与楼阁。2. 梅浦雨:梅花开放时的细雨。3. 葵柳:指葵花和柳树。4. 锦江霞:锦江水边的晚霞。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注释】1. 侮凌:侮辱欺凌。2. 烽火:战争烽火。3. 心如水: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4. 变幻风云:比喻事物变化无常。5. 眼未花:视觉清晰。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注释】1. 犀照:传说犀牛角可以照明。2. 湖花:湖水中的荷花。3. 消魍{鬼象}:消除疑惧。4. 龙呈剑气:表现英勇之气。5. 射虚邪:驱逐邪恶。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注释】1. 赤鸟黑马:红色的鸟与黑色的马。2. 流红汗:流出红色的汗水。3. 绿柳金莺:绿色的柳树上金色黄莺。4. 冒翠华:披着翠绿的光华。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注释】1. 淬砺:磨砺武器。2. 戈矛:古代兵器。3. 寻石上:在石头上进行磨砺。4. 沉浮瓜李:指玩耍时互相追逐的游戏。5. 江涯:江边。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注释】1. 蕙兰纫佩:用蕙草和兰花制成的饰品。2. 生香满:散发出香气。3. 荷芰缝衫:用荷叶和芰叶制作的衣裳。4. 御暑嘉:抵御炎热天气。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注释】1. 较斧:磨砺斧头。2. 开林:开辟树林。3. 驱虎豹:驱赶猛兽。4. 施罟:布置渔网。5. 截港:阻断河流。6. 捕鱼虾:捕捉鱼类和水生生物。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注释】1. 火田:焚烧田地以驱赶害虫。2. 畬种:播种新苗。3. 无耕犊:没有耕种的牛。4. 阴隙:阴暗的空隙处。5. 戎潜:敌军潜伏。6. 起宿鸦:乌鸦醒来开始活动。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注释】1. 夜析:夜间分析情况。2. 重门:多重的门。3. 防暴客:防止暴力入侵。4. 三更三点:深夜时分。5. 尚排衙:仍然在安排警戒工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元光对国家边疆防务的关切之情。首联以“戍楼”领起,展现出他站在国家边防一线的视角。紧接着,颔联与颈联描绘了战争中的自然景象,如梅花、柳絮、江水等元素,以此表达战争中的宁静与壮美。在尾联中,诗人描述了夜晚警惕防御的情景,突显出前线战士临危不惧的精神风貌。全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军事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是唐朝诗人陈元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 在唐玄宗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然而,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仍存在不稳定因素。陈元光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多次率领军队平定边疆叛乱,维护国家安宁。这首诗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等待夜行师(即夜间出征的军队)时的担忧和期待。 在这段时间里,陈元光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还在文化上有很高的造诣。他擅长诗词歌赋,作品多抒发家国情怀和对祖国的忠诚。这首诗就是他在边疆军旅生活中的感慨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战争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