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二十五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偈颂二十五首 其四
马头回,牛头没。 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马首转向,牛头沉没。 一个字进入官方文书,九头牛也拉不出来。
去完善
释义
"马头回":指方向转变或返回,这里可能意指事情出现了变化。 "牛头没":指牛的头部隐没于水中,暗含无法挽救的意思。 "一字入公门":指的是一次进入政府办事的地方,此处的“一字”可能指的是一个案件或者诉讼。 "九牛曳不出":形容事物极其艰难,即使有九头牛的力量也无法拉动。这句诗通常用来表示问题复杂严重难以解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二十五首 其四》是宋代僧人释普岩的一首禅诗。整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禅宗悟道的哲理。 “马头回,牛头没”,诗人以马头和牛头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悟道的过程。马头代表的是尘世的烦恼和执著,而牛头则是佛教中的净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暗示了在修行过程中需要抛弃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这句诗意味着人们在禅宗悟道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就像一个字进入了公共领域,引来众多牛竞相拉拽,却始终无法将其拉出。这表达了禅宗悟道之不易,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实现心灵的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二十五首 其四》是宋代诗僧释普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左右,正值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即靖康之耻(1126年)前后,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人释普岩作为一位出家人,以禅宗的哲学观念为基础,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的宗教信仰和人生感悟。他在诗中描绘了佛教修行过程中的各种境界,以及如何摆脱世俗的烦恼,达到心灵的解脱。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普岩可能正在经历人生的转折,或许是在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以此来逃避现实世界的纷扰。此外,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由于政治腐败、军事失利等原因,导致民不聊生,民众对精神慰藉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释普岩的诗作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