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纤叹
刺刺重剌剌,唧唧复唧唧。
只解促鬓丝,岂能催妇织。
织亦何用催,有丝愿成匹。
今夏蚕薄收,巧手闲刀尺。
昨下急急符,三日立税籍。
箧中无余丝,红女泪双滴。
汝更催不休,使我不得息。
汝因贪与嗔,形化生股翼。
不特登我门,又入床下壁。
号我夜不眠,墐户无计塞。
何时清霜来,堀堁同一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啾啾声不断,又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
只知道催促白发生,怎么能加快妇女的织布速度呢?
织布不需要催促,有了丝线自然就能织成一匹一匹的布。
今年夏天养蚕的收成不好,巧手们也闲置了剪刀和尺子。
昨天收到了紧急命令,三天之内就要完成税收登记。
箱子里没有多余的丝线,年轻的女子泪流不止。
你再怎么催促都不停歇,让我无法休息。
因为你贪婪又易怒,身形变化生出了翅膀。
不仅进入了我的家门,还钻进了床下的墙壁里。
大声喊我夜里不能安眠,想要封闭门户却没有办法。
什么时候寒冷的霜雪能降临,扫除尘土让一切回归寂静。
去完善
释义
1. 刺刺:形容声音嘈杂,此处指催促声。
2. 重剌剌:象声词,形容声音响亮。
3. 唧唧复唧唧:形容织布机的声音。
4. 促鬓丝:使鬓发变白,这里指操劳过度。
5. 妇织:指妇女织布。
6. 蚕薄收:指养蚕的收成不好。
7. 巧手闲刀尺:技艺高超的女子也闲下来,不再做活。
8. 急急符:紧急征收赋税的命令。
9. 三日立税籍:三天内完成征税登记。
10. 箧:竹箱。
11. 无余丝:没有多余的丝。
12. 红女:这里指织布的女子。
13. 汝:你,此处指催促之声。
14. 不休:不停。
15. 使我不得息:让我无法休息。
16. 贪与嗔:贪婪和愤怒。
17. 形化生股翼:形影不离地紧逼。
18. 不特登我门:不仅进入我家门。
19. 又入床下壁:还潜入我家的墙壁和床底。
20. 号我夜不眠:使我夜晚无法入睡。
21. 墐户:堵塞门户。
22. 无计塞:没有办法堵住。
23. 何时清霜来:期待一个寒冷的时节。
24. 堀堁:清除尘土,此处意指消除烦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劳动妇女疾苦的诗篇,诗人通过对织妇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苛捐杂税和官僚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刺刺重剌剌,唧唧复唧唧”,开篇以声写形,表现出织布机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种持续的嘈杂音正是劳动强度高的真实写照。同时,通过反复使用叠词,强化了织布声音的急促,从而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描写了官吏催促织布和赋税的情景,表达出的是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因为蚕丝歉收和税收繁重而无奈和痛苦的挣扎。
末尾部分则描述了贪官污吏如影随形地纠缠着穷苦的劳动人民,无法安宁的生活使得他们痛恨不已却又束手无策,于是他们期待着霜寒的到来,扫清一切污秽。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农民的勤劳善良、不畏困苦,还表达了对贪婪者、横行者的痛恨和期待正义到来的强烈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促织叹》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一首描绘秋日昆虫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理宗时期(公元1246年至1264年)。
在这个时期,舒岳祥正生活在南宋的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一带,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宋理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问题。诗人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活,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