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饯徐衍道知县

标题包含
饯徐衍道知县
事业文章属当家,刃游余地宰金沙。 挽回凶岁作丰稔,安集流民绝叹嗟。 两载秋霜威盗贼,一犂春雨沃桑麻。 宽民实意言难尽,胜种河阳满县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事业就像是我们所依赖的家主,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使贫困的年份变得丰收,为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安稳的家园,让他们不再哀叹。 用两年的努力对抗盗贼,如同秋季的寒冷;用一年的辛勤耕耘田地,就像春季的雨水滋润着庄稼。 这种为民着想的心意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就像是种下满县的鲜花,带来无尽的繁荣。
去完善
释义
1. "事业文章属当家":当家,这里指的是担当职责、负责事务的人,即地方长官。此句意思是徐衍道作为县令,他的职责是负责本县的事业与文章教化。 2. "刃游余地宰金沙":金沙,指金沙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这里象征意义更大,代表一个具有丰富物产和众多百姓的广大地区。刃游,是指游刃有余,这里形容徐衍道有能力治理好这个地方。 3. "挽回凶岁作丰稔":凶岁,指的是年成不好、收成差的年份;丰稔,丰收。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徐衍道能让本地度过荒年,迎来丰收的愿望。 4. "安集流民绝叹嗟":安集,安置、聚集的意思;流民,流离失所的百姓;叹嗟,感叹、哀叹。此句意味着希望徐衍道能够帮助流民重新安定生活,消除他们的痛苦。 5. "两载秋霜威盗贼":两载,两年;秋霜,比喻县令的威严;盗贼,这里的含义是地方上的不法分子。此句赞美徐衍道在两年的时间里,用他的威严震慑住了地方上的盗贼,维护了地方的安宁。 6. "一犂春雨沃桑麻":春雨,象征着关怀和滋润;沃,灌溉;桑麻,古代主要农作物。此句赞美徐衍道用他的关怀和政策滋润了农业,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7. "宽民实意言难尽":宽民,对百姓宽容、关心;实意,真实的心意;言难尽,难以用言语表达。这句赞颂了徐衍道关心民生,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福利的品质。 8. "胜种河阳满县花":河阳,这里指的是西晋大臣潘岳曾任河阳县令时种植桃李花的故事;满县花,形容整个县都充满了美好的景象。这句表达了作者认为徐衍道治理的地方要比当年的河阳县更加美好。
去完善
赏析
《饯徐衍道知县》是一首赞美诗,朱南杰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徐衍道的政绩和品德。“事业文章属当家”表达了作者对徐衍道成就的赞誉,而“刃游余地宰金沙”则是对他治理地方的干练与智慧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中,“挽回凶岁作丰稔”与“安集流民绝叹嗟”展现出他在困难时期仍能带领百姓度过难关的能力和决心。“两载秋霜威盗贼,一犂春雨沃桑麻”生动地描述了他在任内实施的各项措施取得的成果。结尾的“宽民实意言难尽,胜种河阳满县花”则传达了诗人对他为百姓谋福祉的行为的高度赞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饯徐衍道知县》是南宋诗人朱南杰的作品,创作于南宋后期。 朱南杰在南宋时期担任过小吏、参军等职务,但在当时朝政腐败、战乱频仍的环境下,他并未受到重视。他生活潦倒,官场失意,但对国家民族命运忧心忡忡。这一时期的宋朝,历经靖康之耻、金兵入侵等历史事件,国内动荡不安,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南杰创作了这首《饯徐衍道知县》。 诗中写道:“驿骑蹄惊去路尘,郁葱佳气蔼吾民。莺花旧日迷行客,桑柘阴中见野人。山好奈何泉脉断,地无遗利土膏新。”诗人通过对送别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故乡的留恋。同时,诗人也隐含了对于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担忧,希望朝廷能尽快恢复国力,减轻人民负担,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