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澄师还昭觉

标题包含
送澄师还昭觉
远出蒙霜雪,重来历岁时。 赠师拄杖子,似我簸箕儿。 芳草随西度,岩花向北垂。 莫忘香一瓣,沧海白鸥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石(1802年-1855年),原名李秉礼,字贞吾,号顽白,又号星舫,江苏昆山人。清朝官员、学者、诗人。 李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历任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远行去承受风雪的洗礼,再归来时已是经过岁月的时间。 送给我手杖作为礼物,它就像我的簸箕一样好用。 随着西边的路走过去,那里有着青青的芳草;在岩石上花朵朝北倾斜。 不要忘了那香气扑鼻的一朵花儿,就像我们在沧海间与白鸥共度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送:送别。 2. 澄师:诗人的友人,一位僧人。 3. 昭觉:寺庙名,位于四川。 4. 远出蒙霜雪:远离家乡时遭遇霜雪。 5. 重来历岁时:再次回到故地已过去了一段时间。 6. 赠师拄杖子:诗人将自己的拐杖赠送给澄师。 7. 似我簸箕儿:比喻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8. 芳草随西度:随着向西行进,芳草逐渐消失。 9. 岩花向北垂:山岩上的花朵向着北边生长。 10. 莫忘香一瓣:指不要忘了曾经的友谊。 11. 沧海白鸥期:诗人期待与澄师在遥远的海边相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澄师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以“远出蒙霜雪,重来历岁时”开篇,描绘了澄师远游的艰辛历程,以及诗人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将澄师比作自己的影子——“赠师拄杖子,似我簸箕儿”,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诗人通过“芳草随西度,岩花向北垂”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暗示了澄师即将踏上归途。最后,诗人以“莫忘香一瓣,沧海白鸥期”结尾,表达了对澄师的殷切叮嘱,希望他在旅途中不要忘记曾经的美好时光,期待着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相聚。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澄师还昭觉》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李石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尤其是诗歌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李石,字知几,号方舟,是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政、隐居、游历等多种生活状态。在他的后半生,他选择隐居于浙江的西湖边,过着宁静而简朴的生活。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在创作《送澄师还昭觉》这首诗时,李石已经进入了晚年,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送别澄师,感慨时光流逝,人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李石的文学才华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