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祥符僧堂帐化士
满堂蟠蛰卧僧龙,一片闲云下碧空。
舒卷当机元自在,从教蚊蚋弄狂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个讲堂仿佛充满了卧伏其中的神龙和僧人,一片闲云悠悠飘过碧蓝的天空。自然舒展自如,随它们在风中翻滚起舞,宛如蚊蚋舞动于狂风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衢州:位于中国浙江省西部。
2. 祥符僧堂:祥符寺的僧堂,祥符寺是衢州的一座著名寺庙。
3. 帐化士:在佛教中,指专门管理僧人饮食起居的人。
4. 蟠蛰:指虫子冬眠或潜伏不动。这里形容僧人卧如蟠蛰。
5. 闲云:悠闲的云朵。
6. 当机:禅宗用语,指处理事务恰到好处。
7. 元自:原本就。
8. 从教:听任,任凭。
9. 蚊蚋:蚊子等小昆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满堂蟠蛰卧僧龙”开篇,描绘出一幅僧堂内群僧安睡的宁静景象。其中,“蟠蛰”一词原指昆虫冬眠,这里用来比喻僧人静修,体现了诗人在此情境中的心境平静与洒脱。而“卧僧龙”则传达出诗人对这群僧人的赞美,他们犹如蛰伏的巨龙,即使在休憩时仍散发出超凡脱俗的气质。
紧接着,诗人用“一片闲云下碧空”来形容禅意的弥漫和心灵的超脱。这句诗将悠闲自得的白云与广阔无垠的天空相融,寓意着禅宗修行的内在境界,即放下杂念、拥抱自然、体会生命的本真。这种境界使诗人能够跳脱世俗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出“舒卷当机元自在,从教蚊蚋弄狂风”。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禅宗修行中的一种心态:顺其自然、从容应对。在诗人眼中,生活中的诸多困扰和困难就如那狂风吹拂的蚊蚋一般,尽管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保持心境平和,让事情自然地发生与发展,便能达到“元自在”的状态,即不受外界干扰的自在心灵。
综上所述,诗人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深厚的禅意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僧堂内景的描述以及对禅意的传颂,诗人传达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在体验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这首诗歌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衢州祥符僧堂帐化士》是南宋著名诗人释崇岳所作。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也就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诗歌的主题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感慨世事无常和表现宗教信仰为主。
在这个特殊时期,释崇岳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充满艰辛。他游历四方,通过观察民间疾苦来反映现实问题,表达对民生困苦的关注。此外,他还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寄托在诗歌之中,表达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侵略,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释崇岳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民生,写下了许多具有深刻寓意的诗篇。其中,《衢州祥符僧堂帐化士》通过对僧堂帐化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众生平等的倡导,同时也传达出了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坚守和信仰生活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