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二
萧萧凉气增,发兴殊不恶。 长烟拂秋晕,小雨滑溪涸。 夜长虫语乏,池冷莲衣落。 崇兰媚深静,晚菊甘寂寞。 寒姿晓更鲜,芳气初不索。 譬彼幽闲女,静饰保纤弱。 又如耿介士,逸志卑燕雀。 无心竞纷华,何处生陨获。 知君深悟此,高歌写真乐。 悠然脱尘鞅,寸田本恢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才邵,字美中,号竹溪,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39岁。 刘才邵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学识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写诗,这里是指以原诗的韵脚来和陈久道的作品。 2.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鸣等声音,这里用于形容秋天的凉爽气氛。 3. "发兴殊不恶":“发兴”表示激发兴致;“殊不恶”即很不错。这句话是说在秋天的凉意中激起兴致,感觉很好。 4. "长烟":长长的烟雾,一般指远处的山岚。 5. "拂":吹过的意思。 6. "秋晕":秋天的光影,这里可能是指太阳透过云层洒下的光辉。 7. "小雨滑溪涸":细雨使溪流变得滑润,但同时也使溪流变得干涸。 8. "夜长虫语乏":夜幕降临,虫子们似乎也感到疲惫,不再出声。 9. "莲衣落":莲花的花瓣凋谢落下。 10. "崇兰媚深静":高雅的兰花生长在幽深的环境之中。 11. "晚菊甘寂寞":晚上的菊花虽然孤独却享受这种寂静。 12. "寒姿":寒冷中的姿态,这里用来描述花草在大自然中的状态。 13. "晓更鲜":清晨更加新鲜亮丽。 14. "芳气初不索":芳香之气丝毫没有减弱。 15. "譬彼幽闲女":将花草比作娴静的淑女。 16. "静饰":安静地装饰自己。 17. "保纤弱":保持柔弱的样子。 18. "又如耿介士":又像是高尚正直的人。 19. "逸志卑燕雀":有着超脱世俗的志向,不屑与燕雀为伍。 20. "无心竞纷华":没有兴趣参与那些纷繁的竞争。 21. "何处生陨获":不去计较得失,从容处世。 22. "知君深悟此":深知你已经深刻地领悟了这一点。 23. "高歌写真乐":大声歌唱表达内心的真实快乐。 24. "悠然脱尘鞅":从容摆脱世俗的烦恼。 25. "寸田本恢廓":心中原本就是宽阔无边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才邵创作的《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二》,全诗以秋天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豪情。首联“萧萧凉气增,发兴殊不恶”,描绘了秋雨带来的清凉气氛,为后面的意境铺垫了基础。颔联“长烟拂秋晕,小雨滑溪涸”,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萧条景象,突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颈联“夜长虫语乏,池冷莲衣落”,则通过夜晚的寂静和池塘的寒冷来表现秋天的肃杀之气。 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幽兰与菊花分别比作娴静的女子和正直的士人,展现了它们各自的品性与特点。“寒姿晓更鲜,芳气初不索”表明在寒冷的环境中,兰花和菊花的品质越发显得珍贵。尾联“知君深悟此,高歌写真乐。悠然脱尘鞅,寸田本恢廓”则暗示诗人深知这种道理,因此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享受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植物品格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内心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保持本心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二》刘才邵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刘才邵生活的年代,由于北方金国的入侵,南宋朝廷一直面临着军事压力和民族矛盾。虽然当时的皇帝宋孝宗有志北伐恢复中原,但因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在这种背景下,刘才邵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自然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他的这首《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二》便是这种情感的体现。在诗中,他以秋雨的萧瑟景象来比喻国家和民族的困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北伐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